建站频道
      分享到:

      新实用主义美学的视野:舒斯特曼访谈

        作者:核实中..2009-09-03 16:51:34 来源:网络

        新实用主义美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美学思潮,发端于美国,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与此前盛行的分析美学狭隘地关注高雅艺术不同,新实用主义美学将视野扩大到包括流行艺术和日常生活在内的广大的审美经验领域。作为新实用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舒斯特曼教授以辩护通俗艺术、倡导身体美学和哲学作为生活艺术而著名。他的《实用主义美学》一书被译成十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下面是我跟舒斯特曼先生的访谈,希望有助于学界对新实用主义美学有更好的了解。

        问:根据我的理解,您跟罗蒂的新实用主义(neo-pragmatism)有很大的不同,同时您也没有完全回到杜威。如果说杜威是原本的实用主义美学的代表,罗蒂是新实用主义美学的代表,那么是否可以说您是新新实用主义(neo-neo-pragmatism)美学的代表?我已经注意到您的一些同行将您称作新新实用主义和后后现代主义(post-post-modernism)。能否简单的谈谈您同杜威和罗蒂之间有什么不同吗?

        答:我不太喜欢新新实用主义这种说法,因为很别扭。我比较喜欢用新一代新实用主义(new generation of neo-pragmatism)的说法。您对实用主义美学的这种三阶段的划分是正确的。尽管我也是个实用主义者,但我与杜威、罗蒂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比较起来说,我的观点更接近杜威。


        我们都知道,哲学一般分为理论哲学、社会-政治哲学、以及美学。我想从就从这些方面来比较我同罗蒂之间的差异。

        在理论哲学方面:罗蒂主张一切都是解释;而我则认为在解释之下存在着原初感知,虽然它们可能有误,并且存在于无意识之中。罗蒂信奉一种文本主义,认为一切都是语言;而对我而言,语言并非一切,人类并非仅仅是掌握词汇的动物。罗蒂拒斥经验,而经验正是实用主义的核心概念。罗蒂希望一切都具备语言的明晰性;而我认为经验对哲学很重要,哲学并非仅仅是做出论述,经验不能完全用语言表达。在本体论上,罗蒂强调偶然性;而我认为偶然性之下存在着规律性。例如,天气是偶然性的,但是它还是有一定的模式的,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在社会和政治哲学方面:罗蒂信奉新自由主义;我则信奉欧洲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罗蒂反对改革,认为人们只需要再仁慈一点就好了;但我认为只是做个慷慨大方的人是不够的。罗蒂将公共的与私人的严格地区别开来;而我不同意这种决然的区分。另外,罗蒂对社会科学持怀疑态度,文学是他的新宗教;而我认为社会科学是很重要的。很幸运的是,在法国时我曾见过布尔笛厄,并向他学习了很多社会学的理论。哲学应当与社会科学合作。

        平面设计拍卖行logo设计画册设计拍卖机构宣纸印章石文房四宝在美学方面:罗蒂主张强势的解释,即阐释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对一首诗做出自己想要的解释。有时候这样做是可以的;但我认为那些更为开明和更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解释也有其价值。罗蒂以新颖和独特作为美学标准;但我认为新颖和独特不必要非得走极端,我们的创造性也可以体现为对熟悉的事物略做改动。福柯也深受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影响,渴望做些极端新颖的事情。其实相对较新也是可以的。同时,我也尊重普通的解释。我反对在创造和欣赏领域中走极端。我是个中道主义者。我跟罗蒂之间还有一点不同:我对快感很有兴趣,因此我也常常被批评为享乐主义者。我承认,快感并非是唯一的价值,但快感非常重要。英语中有很多关于快乐的词汇,其中就包括宗教愉悦。罗蒂则信奉痛苦,认为只有痛苦是不服从语言叙事的改变的,痛苦是人类经验中的基础经验。我想罗蒂所说的痛苦主要是一种精神痛苦。而我所说的快感与身体密切相关,在罗蒂的美学里,身体不起任何作用。

        再来谈谈我和杜威的区别。我可以将它分为下面几点来谈:

        (1)我同意杜威关于经验的重要性的观点。经验是他的哲学也是我的哲学的核心概念。不过,我们之间的区别是,我是一个分析哲学家,而杜威不是。我的文章写作风格是分析哲学式的,而杜威是经验描述式的。杜威的描述比较随意,不够确切,有时甚至有点累赘。我认为,就是对于经验,也可以采取非经验的分析方式来澄清。

        (2)在对经验的看法方面,杜威强调经验的统一性,我则同时欣赏破碎的和不统一的经验。我写了一些关于说唱音乐(rap music)的文章,说唱音乐的乐音不是和谐的。我认为统一的经验有其价值,不和谐、不统一也有其价值。强烈的情感可以促进思考。不统一有助于表达社会情绪。在美国,少数民族的文化通常没有关于统一与和谐的体验,他们需要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

        (3)我不同意杜威对艺术的定义:艺术即经验。我认为经验并非是定义艺术的好方式。我有个新的定义是:艺术即戏剧化。不过,我并不赞同对艺术给予定义。

        (4)杜威从未就通俗文化著文,罗蒂也没写过,我则写了很多文章论述通俗艺术,肯定它们的价值。我的工作是以一种微妙的方式继续和发展着杜威的思想。

        (5)我想我们之间还有一个区别是:杜威是完完全全的美国人,他的视角主要是美国的,虽然他也到过中国和日本。我则具有双重国籍:我是犹太人,出生在美国,但从未在美国大学里学习过。比起杜威和罗蒂来,我更加国际化,我对种族和民族更敏感。我写过自己的犹太教养的经历。

        (6)身体经验:杜威和我都重视身体经验,杜威一直修习亚历山大技法,还曾撰写关于亚历山大技法的入门书籍。不过有一点不同的是:杜威未曾讨论性爱。我最近的文章写到过性爱。杜威是个信奉清教主义的美国人,他那个时代性爱是不能被谈论的。我们这一代人则不同,我认为性爱是经验的一部分,而且需要被谈论。在我早期的著述中,我没敢论述性爱这个题目,是担心人们会因此对身体美学形成一些歪曲的印象。不过即使现在我也常常因此受到批评和嘲笑,什么中年危机啦,太多的欲望啦,呵呵。

        问:你刚才提到,杜威和罗蒂都没有讨论过通俗艺术,而你则非常重视通俗艺术,从爵士乐、说唱乐、乡村音乐到美国的歌舞片,你都有非常有趣的解读,而且你认为迄今为止,只有你从美学上对通俗艺术进行辩护,其他作者更多地是从政治上替通俗艺术辩护,能否谈谈你为什么如此重视通俗艺术?通俗艺术与重视审美经验的实用主义美学之间究竟有何关联?

        设计知识资源网
        答:让我先从审美经验谈起吧。《生活即审美》的第一章就是“审美经验的终结”。光看这个题目,人们会认为我在批判审美经验,其实我在倡导审美经验。实用主义美学最重视的就是审美经验。我所说的审美经验的终结,只是西方现代美学中所界定的那种作为无利害的静观的经验的终结,这种审美经验通常被认为是由高级艺术引发的。我认为这是一种伪审美经验。终结这种审美经验的目的,是为了唤起真正的审美经验,这就是在今天由通俗艺术所唤起的审美经验。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西方美学史就不难发现,审美经验曾经是西方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而且这个概念在传统上与我们对于美的愉快感受紧密相关,这种愉快感受被认为是一种有价值的情感反应。但是,到了20世纪,尤其是在经历了两次可怕的世界大战之后,艺术家开始对美和审美经验的作用和价值产生怀疑,因为能够给人提供美和令人愉快的审美经验的艺术,对于终止战争的丑恶毫无作为。最有文化的和在审美上最发达的欧洲国家,在战争中也是最邪恶的和最具破坏性的。那些在战争中毫无怜悯和同情心的人,正是在审美经验中被感动得潸然泪下的人。美和审美经验与文明社会的恐怖之间的合谋,使得艺术家们开始拒斥审美经验中的愉快情感。我们在达达主义运动中已经可以看到这种倾向。达达主义运动的重要人物特里斯坦·查拉(Tristan Tzara)曾经说:“我有一种狂热的念头要杀死美。”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曾经写道:他的现成品艺术以及其他一些艺术创新,跟审美经验、愉快、感受、趣味等等毫无关系。近来的当代艺术家喜欢在艺术中发表政治主张,他们也有这样的担心:如果他们的作品过于优美,过于令人愉快,人们就有可能被作品中的美和所产生的愉快经验所吸引,而不能充分关注作品中的政治信息。诸如此类的原因,再加上学者们通常强调要对作品进行理性的分析,使得美、情感和愉快经验等在美学研究中的地位不断降低。高雅艺术越来越关注观念、解释和智力游戏,而不再关注感觉感受和感觉经验。我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美学的麻木化”(anaestheticization of aesthetics)。

        尽管通俗艺术也可以包含重要的观念和解释,但它更能复兴我们的审美经验,而且有助于恢复我们对高雅艺术的审美经验,因为通俗艺术从来就没有拒斥审美经验,而且总是直接和强有力地诉诸我们情感反应,诉诸我们的愉快。尽管通俗艺术的流行有赖于商业广告和市场运营,但它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我们的审美享受,它的成功主要建立在人们的审美享受的基础上。与某些高雅艺术不同,通俗艺术从来就不害怕承认,美、愉快和强烈的情感是值得它去追求的目标。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目标与高雅艺术追求的智力目标水火不容,当然也不意味着通俗艺术在产生强有力的审美经验方面取得成功之后,通常会与智力上的重要洞见结合起来。许多通俗艺术一点也不好。我关于通俗艺术的立场是一种改良主义的立场,也就是说,在我看来,通俗艺术具备成为好的艺术的潜力,但需要更多的批评和关心才能充分发挥这种潜力。

        收藏品收藏拍卖油画颜料古玩陶瓷设计教材红瓷文房四宝平面设计问:你是如此强调经验,可能与你主张将哲学作为一种生活艺术来实践有关。不过,在一般人看来,哲学是一种间接的反思活动,应该跟直接的生活生活实践保持距离,正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是在黄昏时才起飞,哲学反思是在生活实践结束时才开始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你的哲学作为生活艺术的观念似乎就不那么容易理解了。你能对此做些解释吗?

        答:好的。对于那些将哲学仅仅理解为狭隘的学院学科的人们来说,我的哲学作为生活艺术的观念似乎有些新奇。那些学院哲学家们只是通过阅读和写作来研究哲学,只是将哲学严格限制在语言的领域之内,限制大学的围墙之内。然而,哲学作为生活艺术的观念实际上很早就存在了,在古希腊和中国文化中,都有这种哲学观念。生活艺术中的“艺术”一词有点模棱两可。艺术可以指任何技艺或知识形式, 而无需与审美事务有特别的关联。在古希腊,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将哲学作为生活艺术或者生活之道的观念,他们不是用审美价值来规定艺术的,而是用治疗来规定艺术,对灵魂的治疗和康复,让心灵从坏的欲望和习惯中摆脱出来,从错误的信仰中摆脱出来。不过,生活艺术观念中的艺术,也可以指一种与审美目的和价值有关的技艺或知识。我的哲学作为生活艺术的观念中的艺术,就包含这种审美维度。我认为哲学家应该通过研究和工作,让自己的人格和生命变得富有魅力,让自己成为美好生活的榜样。哲学家只有通过显示他们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魅力,更有洞见,更为愉快,更为和谐,他们才能更有效地教育别人。这一点最好不是通过写作来证明,而是通过生活和人格来证明。这也是我之所以倡导身体美学(somaesthetics)的原因。只有当你的观点具体表现在你的行为和你的存在中的时候,你的观点才会变得更加可信。用这种具体化的方式来做哲学,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也更费气力,因为说者容易做者难!要用这种具体的方式来进行可信的教导,你不能用你的著作来教育遥远的读者,你必须离开你舒适的办公室,长途旅行,让自己亲自出现在你的听众面前。这也是我在我的著作中译本出版之际,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原因。即使我有你这样好的译者帮助我用中文清楚的表达我的思想,但是如果我能够亲自来解释它们,如果我能够用实际经验来示范身体美学的某些训练和技巧,我的思想就会变得更加清楚。当然,我来到中国的另一个原因,是我能够从中国的传统中学到大量的东西。

        在古希腊人那里,对美的爱和对善的爱是不予区分的,他们经常用“美的和善的”(kalon-kai-agathon)来赞扬具有美德的行为和性格。同样,儒家哲学也强调美、和与乐的审美维度,他们通过自我修养、教育弟子、助益社会来达到这种审美维度。孔子就强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诸如诗、乐、礼(甚至舞)之类的审美实践,在孔子的教育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我们适当地研究和从事这些审美实践的时候,就可以达到和保全社会的和谐。孔子还强调,君子不是通过道德戒律、威胁和惩罚来发挥他的力量,而是通过鼓舞人心的榜样和仁爱来发挥他的力量。“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是因为人们都想仿效君子的有魅力的美德。这里,身体美学的问题再次进入了哲学作为生活艺术的构想。对自己身体的关注,通常会被认为在根本上是个人的、甚至自私的,从而会与伦理和政治的更广大的社会目的相冲突。我认为这种看法在根本上是错误的。我们的身体不仅是由社会塑造的,我们的身体也对社会有所贡献。我们的身体像心灵一样,是公共的。身体常常是我们心灵相遇的地方。我能够通过你的身体表现看到你的所感所想,就像我通过你的言词看到这些东西一样。而且,通过检查我自己的身体反应,我也能够觉察到我对你的心理回应。因为这些原因,在作为生活之道的哲学之中,身体美学可以发挥重要的社会和伦理作用。

        古希腊哲学在某种成都上承认身体修养在生活艺术中所发挥的作用,不过儒家传统让这一点变得更加清楚和充分。首先,儒家强调通过“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来展示美德,来实现社会和谐和美好政治。比如,孝不仅要求尽正当的义务,而且要求用正确的样式和正确的身体表情来行事。正如孔子所说的那样,“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其次,对身体的审美修养,可以为整个人格的修养提供媒介,让人在整体上变得更为优雅与和谐,这种有魅力的榜样有助于让整个社会变得和谐,让社会中的每个成员相互影响,相互激发,都达到同样的优雅与和谐。第三,儒家哲学强调,在生活艺术中,最有说服力的教导不是由夸夸其谈或理论文本来传达的,而是由教师的身体举止和优雅行为的无言的力量来传达的。教师通过他的人格榜样进行指导,这种人格榜样可以对他的言辞进行补充和解释。正如孟子所说,“四体不言而喻。”我还相信,在有关有魅力的生活方式的多元论和灵活性上,中国哲学与我的哲学作为生活艺术的构想也有共同之处。这种多元论承认审美生活存在不同的正当形式,但并不像相对主义那样,主张任何生活方式都是美的和有价值的。例如,就孔子来说,他的审美生活的理想就显得比较复杂,为了人格的完美,需要运用礼乐作为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工具。相反,老子追求一种更为简朴的审美生活的理想,强调与自然和谐一致,不力图通过形式化的礼乐来约束自我。对于哲学的生活艺术来说,不可能只存在一种样式。我们的生活不可能从环境中孤立出来,不同的环境会形成不同的生活艺术。实用主义非常欣赏变化的环境,欣赏人们根据环境来调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对于审美生活来说,一定会存在多元论,因为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人格,他们有不同的自然的秉性或遗传基因,而且受到不同环境的塑造。尽管我们可以从美好生活的伟大榜样中学到很多东西,但我们必须在自己的天赋和环境条件下,努力实践自己的美好生活,努力将自己生活中审美和伦理层面整合起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儒家非常尊重孔子,但从来没有将孔子当作一个严格的典范,去亦步亦趋地模仿他的每个方面,而是将他视为一种一般的榜样,根据变化了的环境去仿效他、解释他。这种根据变化的环境去适应或解释典范的观念,可以说居于礼这个观念的中心位置。

        问:你刚才提到,身体美学对于你的哲学作为生活艺术的构想非常重要,因为作为生活艺术的哲学最好是通过在场的身体示范来进行教育,而不是通过不在场的文字来进行教育。不过,对于中国的美学研究者来说,身体美学的提法仍然有些怪异。尽管中国美学界已经接受了身体美学这个说法,而且也有不少关于身体美学的文章,但对于你的将身体美学确立为一个美学分支学科的构想,大多数人认为是不太现实的。能否谈谈你所倡导的身体美学现在有何进展?

        答:身体美学这些年有不小的进步。不过,首先我得指出,哲学作为一个学科来说,是非常保守的,对哲学领域中的东西的任何改变,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尤其大学里的哲学非常保守。考虑到身体美学是以身体为中心的美学,而哲学又一直对身体满怀敌意,身体美学这些年的进步的确是很大的了。在我最初创造这个术语的时候,我并没期望除了我自己以外还会有别人也用它。现在很多文章都用身体美学作标题,有些文章还是一些重要的哲学家写的。《美学教育》杂志2002年的一期中发表了好几篇关于身体美学的讨论,如《身体美学与民主》,《身体美学、舞蹈与教育》等。今年还有一篇文章,题目是《表演性身体美学》。此外,身体美学也受到了女性主义和性别研究的关注。

        设计知识资源网
        身体美学在哲学领域之外也有运用。有人在计算机设计方面运用身体美学的理论,设计出让用户的身体感觉更为舒适的界面。还有人运用身体美学的理论研究毒品的影响。

        身体美学对研究和改善残疾人的状况也很有帮助。这里我要指出一个误解:人们常常以为身体美学是关于青春美貌的青年人的,实际上身体美学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身体经验、提高身体功能。越是年纪大、身体虚弱、疾病缠身的人,越是需要身体美学。

        我自己除了做大学的教授之外,还有一项工作是兼任费登克莱斯中心的培训师,我常常治疗一些在身体方面有问题的人。有一次一位83岁的老人来找我,他的膝盖有问题,站起来都非常困难。他看过很多医生但都没办法治愈。通常我们站起身时都是腿脚用力蹬地,然后借助这股力站起来。但这位老人因为膝盖的问题使不上劲。通过运用身体美学中的身心密切联系的观念,我仔细思索了一下,给他发明了一种新的站起来的方法:当他想站起来的时候,他可以先屈身向下,由于我们身体的大部分重量都是在上身,那么借助这个重力,我们的腿自然就会直立起来,而不会给膝盖造成太大的压力。

        古玩陶瓷玉石印章VI设计包装设计文房四宝印章玉典当行拍卖机构因为身体美学的一个主要分支是身体实践,所以身体美学的教授和学习大多是在工作室中进行的,而不是通过言谈或书面的讲课形式。真正的哲学应该是实践的哲学,我们应当返回这个优秀的传统。修身和自我的修养并非仅靠阅读、还需要实践练习。

        关于身体美学这个术语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大概是在80年代初,我应邀到瑞士去做讲座,那时我的关于身体美学的论文还没有出版,电子邮件也还没有使用,我预先给他们寄去了手写的“身体美学”(Somaesthetics)这个演讲题目,结果等我到那里看到会议安排时,上面写的是“一些美学”(some aesthetics)。呵呵,这样一想,身体美学这些年确实进展不小,这个20年前谁都没听说过的词现在已经有很多人知道了,并在很多领域得到了使用。

        身体美学这个词本身也挺有意思的:美学aesthetics这个词中a是不发音的,所以很多英美学者在拼写美学时都用esthetics,不写a,大家看杜威的美学论著中用的就是esthetics。既然这个音根本就听不到,写它有什么用呢?现在和soma连在一块儿用,a就被派上用场了。虽然这个词听上去并不很优美,但很有用呵呵。

        问:你现在经常去世界各地演讲,对国际美学的发展趋势比较了解,能否谈谈你在这方面的一些感受?

        答:事实上,我的国际学术生涯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了。尽管我出生在美国,但我从来没有在美国接受大学教育。我在耶路撒冷的西伯来大学都的学士和硕士,在英国牛津大学读的博士。我从跨文化的旅行和研究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其中就包括外语。很遗憾也很抱歉,我现在还不会中文,不过这只是我第二次短暂访问中国。

        关于国际美学的趋势问题,我不是这个方面的专家,尽管我经常出国讲演,我几乎不知道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情况。不过,从我有限的角度来看,我发现有三个值得关注的倾向。

        第一,全球化和英语不断增长的统治地位(传统上,德语和法语对于美学和哲学来说更为重要),使得英美哲学和美学变得比以前更为重要了,也许已经超出了它们应得的关注程度。由于英语出版物占据最大的国际市场,在体制上最有力的英语美学类型(如分析美学和范围相对较小的实用主义美学)在国际美学界的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大。尽管我个人受益于这种趋势,我过去研究分析美学,现在又研究实用主义,但是我对这种趋势非常担心,因为这种趋势会导致我们忽视哲学和美学领域中许多非常有意思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存在于非英语的语言之中,它们往往具有非常丰富和充满活力的哲学传统。许多英美的学者已经丧失了阅读其他语言的能力,而且他们在这方面已经不再做出努力。他们认为,如果某本著作不是用英文写成的或者没有被翻译成英文,这本著作就不会有价值,就不会那么重要。这是不对的。经常会应为翻译的困难而导致许多好的著作没有被译成英文,这里的困难不是经济上的,而是找不到好的译者,既懂外语又懂美学理论的译者。根据我对德文和法文的阅读经验,我知道有许多非常好的德文和法文的当代著作,它们还没有被译成英文,而且恐怕永远也不会被译成英文。

        不过,还有第二个倾向。这个倾向与第一个倾向有点相左。在日本和中国的美学家中,有一种越来越强的兴趣,要复兴他们自己的美学理论传统和艺术实践传统。他们不再认为美学一定首先就是西方美学,不再认为最好的艺术一定首先就是西方艺术。尤其有趣的是,许多开明的西方艺术理论家和美学家正在得出同样的结论,他们开始越来越欣赏亚洲的艺术,越来越承认亚洲美学理论的价值了。尽管第一个倾向和第二个倾向有点相左,但是可能存在一个共同的支持这两种倾向的基础因素:这也就是说,这两种倾向都体现了传统的欧洲大陆美学旧有的霸权在衰落。

        第三个趋势是,美学研究的兴趣变得越来越广了,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美的艺术的领域。不仅兴起了自然美学和环境美学,而且出现了家庭美学和产品设计美学、日常生活美学、时尚美学、食品美学、化妆美学、体育美学等等,这些美学中的许多领域都可以组合到身体美学的规划之中。这种走向开放的趋势,在分析美学中尚不显著,因为分析美学比其他类型的美学显得更为保守,分析美学倾向于更多地关注艺术哲学,关注艺术定义的问题,而不太关注审美经验,不太关注不仅如何更好地理解审美经验,而且如何更好地扩大审美经验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力和范围。不过,即使是分析美学,也不能抵制审美化(aestheticization)的力量。审美化已经广泛地渗透到了我们的文化之中,我们的生活世界之中。因此,在分析美学之中,也出现了一些更加开放的信号,开始关注环境美学以及其他一些超出美的艺术领域的话题。 

         来源:网络

         

         

         

         

        名人堂
          美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108(s)   6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