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分享到:

      席勒对美学的原创性贡献(作者:张玉能)

        作者:核实中..2009-09-09 14:43:49 来源:网络

        弗里德利希·席勒(1759-1805)是德国伟大的诗人、剧作家、美学家、思想家,与歌德齐名,曾经是德国古典主义文学和德国古典美学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2005年是他逝世200周年纪念,尽管他已经离开我们200年了,但是,他的文学事业和美学影响仍然存在于我们的时代。他的诗歌和戏剧创作的国际声誉在中国已经是几乎家喻户晓了,然而他的美学思想却并不是尽人皆知,而且,他在美学上有许多思想观点还是首创的,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这些是我们每一个世界公民都应该知道的。因此,我们对于席勒在美学方面的原创性贡献,即他首先提出的重大美学思想观点作一些简要述评,以此来纪念席勒这位伟大的德国文化巨人,文学巨匠,美学大师。



        一.席勒是西方悲剧冲突论的奠基人

        悲剧是西方发展得最早也最完善的艺术种类之一,因此西方美学史上关于悲剧的理论也发展得比较早和比较完善。但是,自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之中对悲剧作了经典性规定以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悲剧理论就逗留在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之内,也就是在一种“神力”的命运观点之内逗留、徘徊,直到西方美学史上出现了悲剧的“冲突论”才改变了这种悲剧命运观的传统。那么,是谁最早提出了“冲突论”?在中国西方美学研究界比较普遍的观点是,西方美学史上悲剧“冲突论”的最早提出者就是黑格尔。

        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中就是这样看的。他说:黑格尔的悲剧论,“这个看法的合理内核是把悲剧看成一种矛盾由对立而统一的辩证过程,这就排斥了西方学者用命运来解释希腊悲剧的传统看法。”[i][i]余秋雨在《戏剧理论史稿》中也是这样看的。他说:“纵观黑格尔悲剧冲突的学说,真可谓瑕瑜互见。以矛盾冲突的学说来解释戏剧,剖视悲剧,使戏剧行动、戏剧情节的动因和方式都有了可靠的着落,使戏剧的本质得到了深刻的阐发,这是他对戏剧美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在戏剧你了史上具有根本性的意义。”[ii][ii]程孟辉在《西方悲剧学说史》中说得更加明白:“在整个西方戏剧理论史上,黑格尔是第一个用辩证的对立统一观点去揭示悲剧的本质。在这一点上,他不仅超过了亚里士多德,而且也超过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所有对悲剧本质作出种种解释的人。”[iii][iii]

        当然,这样说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而且在作了严格的规定以后大体也是可以成立的。但是,由于过分突出了黑格尔的悲剧冲突论的历史意义,而相应地对自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之间其他的美学家对于悲剧冲突的论述却语焉不详,就会给人们一种错觉,好像悲剧冲突论就是黑格尔的独创。可是,我们在席勒的悲剧理论之中可以明明并不地看到悲剧“冲突”的相关论述。甚至我们认为,西方美学史上关于悲剧冲突的理论观点应该是由伟大的悲剧剧作家席勒所奠基的。

        作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德国剧作家,席勒在短短的46年生涯之中写下了许多著名的戏剧作品,从22岁完成《强盗》,先后写了《斐埃斯科的叛乱》(1783),《阴谋与爱情》(1784),《唐·卡洛斯》(1787),《华伦斯坦》三部曲(1799年),《玛丽·斯图亚特》(1800),《奥尔良贞女》、《图兰朵,中国公主》(1801),《墨西拿的新娘》(1803),《威廉·退尔》(1804),几乎都是悲剧,而且,他还写了三篇论悲剧的专论:《论悲剧题材产生快感的原因》,《论悲剧艺术》(二文写于1791年,发表于1792年),《论悲剧中合唱队的运用》(1803)。他的悲剧都是具有鲜明突出的悲剧性冲突的不朽作品,而他是在严格的美学意义和文艺理论意义上来论述悲剧的,因此,他的关于悲剧冲突的论述应该是西方美学史和文艺理论史上悲剧冲突论的奠基之说。

        在《论悲剧题材产生快感的原因》之中,席勒指出:“道德的目的性,只有在和别的目的性发生冲突并且占到上风的时候,才能最清楚地被人认出来;道德法则,只有在和其他一切自然力量进行斗争,而这些自然力量对人们的心灵都会失去力量的时候,才显示出它的全部威力。……敌人越是凶险,胜利便越是光荣;只有遭到反抗,才能显出力量。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只有在暴力的状态中、在斗争中,我们才能保持住我们的道德本性的最高意识,而最高度的道德快感总有痛苦伴随着。’”“正因为如此,使我们获得无上的道德快乐的诗艺,必须利用混合的感情、需要通过痛苦来使我们快乐。悲剧特别能做到这一点。……我们认识并且感到道德的目的性和另外一种目的性之间的矛盾关系,我们也许可以根据这种关系,把各种快感从低到高排列出来,并且根据目的性的原则,先验地确定愉快的感动或者痛苦的感动的程度。甚至于还可以从这一目的性的原则出发,把悲剧归为几类,并且先验地把悲剧所有的种类画成一张完整的表格,使人一看就能把任何一部悲剧搁在适当的位置,并且预先料到感动的程度和方式,由于种类的限制,这出悲剧不可能超出一定的感动程度。这样做也许不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个题目还须留待专门的研究。”[iv][iv]由此可见,席勒对于悲剧的美学特征和本质是谙熟于心的。也可以把他关于悲剧的本质和特征概括为:道德的目的性与别的反目的性的矛盾冲突,尽管席勒本人并没有如此界定。

        在《论悲剧艺术》之中,席勒又指出:“相互矛盾的感情或者本分,进行激烈的搏斗,对当事人来说,是痛苦的源泉,而我们旁观者看来,却很愉快。我们怀着不断高涨的兴趣注视着一种激情的发展,知道它把不幸的牺牲者拖进了深渊。一种脆弱的感情,使我们看到肉体的痛苦、或者看到心灵的痛苦在肉体上的表现,吓得倒退三丈,可是正是这种脆弱的感情,使我们通过对纯粹心灵的痛苦所表示的同情,获得一种更加甘美的快乐,我们听人描绘这种痛苦时所感到的兴趣,是人人都有的。”[v][v]这里的分析至今读来仍然感到充满着辩证法的对立统一的精神。

        因此,我们可以确确凿凿地说:席勒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以辩证的观点阐释悲剧的冲突的戏剧家和美学家,是西方悲剧冲突论的奠基人。而且,他的悲剧冲突论没有黑格尔的悲剧冲突论的那种明显的德国庸人气息,不是强调冲突的“和解”和“永恒正义的胜利”,而是突出了人的理性的表现和自由的提升。因此,席勒又是西方崇高与悲剧关系论的初创者。



        二.席勒是西方崇高与悲剧关系论的初创者

        在《论悲剧题材产生快感的的原因》中,席勒从康德的人类学本体论框架出发来研究悲剧产生快感的原因。席勒认为::“艺术和自然,或者更恰当地说,和自然的创始者,抱有同一目的,即施与快乐和使人幸福。” 但是,悲剧却是描述人生中痛苦悲伤的事情,肯定会引起人们的苦痛伤悲,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喜爱悲剧艺术呢?那应该说,悲剧同其他一切艺术一样也应该给人以愉快和幸福,那么,悲剧题材产生快感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席勒说:“艺术所引起的一种自由自在的愉快,完全以道德条件为基础,人类的全部道德天性在这一时间也进行活动。这一理论还将会证实:引起这种愉快是一种必须通过道德手段才能达到的目的,因此艺术为了达到愉快——它们的真正目的,就必须走上道德的途径。”而且,他规定“我所说的那种自由的快感,指的是精神力量,即理性和幻想力,被激动起来,并通过观念产生感受时的那种快感;相反,肉体或感官上的快乐,却是灵魂被盲目的自然必然性所控制,感受直接紧随着肉体上的原因而来时所产生的。”那么,悲剧肯定只能在肉体上使人痛苦,所以悲剧的快感就只能是一种精神的、自由的、理性的、道德的快感。而“任何快感——也包括感官上的快感——的一般源泉是目的性。”一般的感官上或精神上的快感就是人的某种目的直接得到了满足而产生的。但是有一种特殊的精神上的快感却是以一个反目的性为前提的,这就是崇高感。席勒说:“动人和崇高在这一点上是相似的、即它们通过不快产生快感,也就是使我们感受到事情的目的性(因为快乐是从目的性里产生出来的,而痛苦的产生则正好相反,)这种目的性是以一个反目的性为前提的。”这样,席勒就把悲剧与崇高联系起来了。这应该说是席勒的历史性功绩。

        尽管事实上悲剧与崇高是必然相连的,但是,直到他那个时代为止,历代的大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都还没有明确地提出悲剧与崇高这两个美学范畴的必然和普遍的联系的命题和观点。亚里士多德开创了西方美学的悲剧理论,可并没有谈多少崇高,更没有把二者联系起来;朗吉弩斯是西方美学中最早系统研究崇高的美学家,可是他没有研究悲剧;博克和康德都对崇高作了当时最系统的考察分析,但是,他们对悲剧研究不够,也不曾把两种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而席勒却这样做了。在把悲剧与崇高联系起来以后,席勒就再进一步提出了“道德目的性”的问题,把悲剧与人类的道德崇高联系起来。他说:“道德的目的性,只有在和别的目的性发生冲突并且占到上风的时候,才能够最清楚地被人认出来;道德法则,只有在和其他一切自然力量进行斗争,而这些自然力量对人们的心灵都会失去力量的时候,才显示出它的全部威力。凡是不属于道德的东西,凡是不在理性的最高法则控制之下的东西,便都算是这些自然力量;所以感觉、冲动、情绪、激情以及生理的必需和命运都包括在内。敌人越是凶险,胜利便越光荣;只有遭到反抗,才能显出力量。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只有在暴力的状态下、在斗争中,我们才能保持住我们的道德本性的最高意识,而最高度的道德快感总有痛苦伴随着。’”“正因为如此,使我们获得无上的道德快乐的诗艺,必须利用混合的感情、需要通过痛苦来使我们快乐。悲剧特别能做到这一点。某一个自然的目的性,屈从于一个道德的目的性,或者某一个道德的目的性,屈从于另一个更高的道德目的性,凡是这种情况,全都包含在悲剧的领域。”[vi][vi]这样就可以作出这样的结论:悲剧是表现道德的目的性与自然的或道德的反目的性的冲突,通过痛苦使人获得道德快感的美学范畴,它是崇高,特别是道德崇高的集中表现,因此,悲剧的人类学功能就在于,通过激烈的目的性与反目的性的冲突使人的道德本性得到表现和高扬,从而使人性完全实现。席勒的这些规定,与康德的“美是道德的象征”,“崇高感是消极的快感”(即由痛感转化而来的快感)是一脉相承的,不过,席勒作了进一步发挥,把崇高与悲剧联系起来了,并且从伦理学和冲突论的高度论证了悲剧的本质和特征——悲剧是道德崇高的集中表现,悲剧的特征就在于它是目的性与反目的性的冲突,并通过痛苦来引起人们特殊的道德快感。这正是黑格尔美学的悲剧理论的真正出发点。黑格尔从席勒的悲剧理论的伦理学和冲突论的本质和特征出发,把悲剧界定为,两种具有片面真理的伦理力量所发生的冲突,冲突的结果是冲突的双方两败俱伤,从而宣告了永恒正义(绝对理念)的胜利。黑格尔说:“形成悲剧动作情节的真正意蕴,即决定悲剧人物去追求什么目的的出发点,是在人类意志领域中具有实体性的本身就有理由的一系列力量”,它包括“亲属爱”、“国家的政治生活”、“宗教生活”。 “追求某一种人类情致所决定的某一具体目的,导致动作情节,从而使自己获得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力量之间原有的和谐就被否定或消除掉,它们就转到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从此每一动作在具体情况下都要实现一种目的或性格,而这种目的或性格在所说的前提之下,由于各有独立的定性,就片面孤立化了,这就必然激发对方的对立情致,导致不可避免的冲突。这里基本的悲剧性就在于这种冲突中对立的双方各有它那一方面的辩护理由,而同时每一方拿来作为自己所坚持的那种目的和性格的真正内容的却只能是把同样有辩护理由的对方否定掉或破坏掉。因此,双方都在维护伦理理想之中而且就通过实现这种伦理理想而陷入罪过中。”“通过这种冲突,永恒的正义利用悲剧的人物及其目的来显示出他们的个别特殊性(片面性)破坏了伦理的实体和统一的平静状态;随着这种个别特殊性的毁灭,永恒正义就把伦理的实体和统一恢复过来了。”[vii][vii]这里面所包含的悲剧观处处都显示出席勒的影响和借鉴,尤其是在悲剧的道德伦理本质和道德伦理冲突特征上表现得最为明显。然而,我们也遗憾地看到,由于黑格尔的“绝对哲学”的庸人气息以及他的美学所受到的哲学体系的束缚,黑格尔的悲剧理论明显地流露出来一股不分美丑、不论是非的折衷主义的庸人味道,因而否定了悲剧的道德崇高性,而且忽略了悲剧的审美效果的崇高感基础,也就同时不能正确地解释悲剧产生快感及其人类学功能的真正原因。恰恰在这一点上,席勒是始终坚持着道德的崇高性的,后来在《论崇高——对康德美学思想的进一步发挥》(1793)中,他又论述到了悲剧与激情的崇高的本质联系及其道德的崇高性,他在该文的最后说道:“对激情的崇高来说,有两个主要条件是必需的。第一,一个生动的痛苦表象,以便引起适当强度的同情的情感激动。第二,反抗痛苦的表象,以便在意识中唤起内在的精神自由。只有通过前者,对象才成为激情的,只有通过后者,激情的对象才同时成为崇高的。”“从这条原理中产生出一切悲剧艺术的两条基本法则。这就是:第一,表现受苦的自然;第二,表现在痛苦时的道德的主动性。” [viii][viii]这种道德的主动性,即在激烈的目的与反目的性的冲突中所显示出来的人的道德上的崇高和自由,不仅仅是悲剧的题材产生快感的根本原因,而且也是悲剧发挥它的使人成其为人的人类学功能的最主要的依据和途径。席勒的这些关于悲剧的思想不仅高过了哲学美学家的黑格尔,而且至今仍然是合乎悲剧艺术的实际的不刊之论。这是席勒把悲剧与崇高联系起来的必然结论。



        三.席勒是西方关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主潮论的创立者

        西方文艺和美学的发展究竟有没有对立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主潮,两种创作方法?这个问题一直是美学界和文艺理论界所关心而且众说纷纭的问题。其实,从西方文艺和美学发展的实际来看,可以说存在着对立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创作方法和主潮。这是席勒对于西方文艺和美学的发展所作的哲学探讨,既有理论基础,也有实践根据。而且这种两大主潮论也是席勒最先在《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1794-1796)之中明确提出并且加以论证的。

        歌德曾经说过:“古典诗和浪漫诗的概念现已传遍全世界,引起许多争执和分歧。这个概念起源于席勒和我两个人。我主张诗应该采取从客观实际出发的原则,认为只有这种方法才可取。但是席勒却用完全主观的方法去写作,认为只有他那种方法才是正确的。为了针对我来为他自己辩护,席勒写了一篇论文,题为《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他想向我证明:我违反了自己的意志,实在是浪漫的,说我的《伊菲姬尼亚》由于感情占优势,并不是古典的或符合古代精神的,如某些人所相信的那样。史雷格尔兄弟抓住这个看法把它加以发挥,因此它就在世界传遍了。目前人人都在谈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是五十年前没有人想得到的区别。”[ix][ix]

        席勒在《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之中主要是从诗人(作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来划分他们的创作方法(Dichtungsweise,也可以译为作诗方法)。席勒说:“他们(诗人—引者按)或者是自然,或者寻求自然。由此就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作诗方法,诗的整个领域都被这两种作诗方法详细阐明和测定着。所有诗人,只要实际存在着,他们都是处在由时代决定的状态之中的,他们活跃在时代之中,或者偶然的情况对他们总的教养和一时的心境发生影响,他们就要么属于素朴的诗人,要么属于感伤的诗人。”[x][x]他还明确指出这两种诗人的不同创作方法的特征:“在自然的素朴状态中,由于人以自己的一切能力作为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发生作用,因而他的全部天性都完全表现在现实中,所以诗人就必定尽可能完美地模仿现实;相反,在文明的状态中,由于人的全部天性的和谐协作仅仅是一个概念,所以诗人就必定把现实提高到理想,或者换句话说,就是表现理想。事实上,这是诗的天才借以表现自己的仅有的两种可能的方式。”[xi][xi]

        因此,席勒所说的诗人的两种创作方法所创造出来的两种诗: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前者的特征是“尽可能完美地模仿现实”,后者的特征是“表现理想”,因此,席勒最早就是从“作诗方法”(创作方法)的角度来划分“素朴的”(现实主义)和“感伤的”浪漫主义的,而且,席勒把它们分别划在了“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两大领域。以后,经过施莱格尔兄弟的提倡而传遍世界,再经过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家别林斯基的“现实的诗”和“理想的诗”,最后在苏联文学家高尔基那里,就定型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文艺主潮”。

        所以,席勒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美学区分的理论贡献也是原创性的。



        四.席勒是西方审美人类学的开拓者

        所谓审美人类学,是从审美的角度来研究人本身的科学,或者确切地说,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来研究人的本性和特质的科学。它的中心应该是“人类自身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它是美学和人类学的交叉和融合,而不是简单地把美学运用于人类学。作为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美学是以审美关系及其集中表现——艺术为研究对象,尽管它也是一种人文科学(研究人本身的科学),然而,它毕竟关注的是审美关系的具体表现(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创造),而不是人自身的一系列问题。审美人类学与人类学美学(或称人生论美学,这样更符合中国美学的特点)应该是人类学和美学相互交叉融合的两个相辅相成的边缘学科。人生论美学是从人的本性和特质出发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它更多地反映着中国美学乃至东方美学的特点,而审美人类学则更多地显示着西方美学,特别是18世纪启蒙主义以后西方美学的特点。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席勒的美学思想正是西方美学中审美人类学的确立。

        席勒生活的18世纪后半叶和19世纪初,人类学还处于初始阶段。当时人类学还未能成为独立的科学,这已是19世纪中叶的事情了。不过,在德国至少在1501年就有了洪德的名为《人类学》的书,尽管那是一本有关人体解剖与生理的著作。[xii][xii]然而,作为一个卡尔学院的医科学生,他的毕业论文就是《论人的动物本性和精神本性的联系》(1779),这实际上就是一篇从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交叉点上来探讨人性的人类学论文。因此,尽管席勒在写作他的美学著作时不可能有完整的人类学和审美人类学的体系构想,但是,他当时就已经在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美学问题,也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人类问题,可以说,在席勒的头脑中已经涌动了一系列的审美人类学的问题。他在《审美教育书简》的第四封信中写道:“尽管在片面的道德评价中这种区别还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只要理性的法则无条件地适用,理性就满足了;但是在完整的人类学的(anthropologischen)评价中,这种区别会引起更多的注视,因为在那里内容也与形式一道起作用,而且活生生的感觉也有一份发言权。”[xiii][xiii]可见席勒是从完整的人类学视野中来考虑审美活动、美和艺术,因而提出了一系列审美人类学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①美和艺术的人类学基础。②美和艺术的人类学属性。③美和艺术的人类学结构。④美和艺术的人类学功能。⑤美和艺术的人类学特征。

        关于美和艺术的人类学基础,席勒主要论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美植根于人的实践理性。这主要是《论美书简》中指明的。第二,美植根于人性深处。这主要在《审美教育书简》,《论崇高》二篇,《秀美与尊严》等中论述的。第三,艺术是人类的审美创造。这个思想在诗歌《艺术家们》(1789)中就以诗的形式简明扼要而又形象生动地阐述了。“人啊,唯独你才有艺术。”[xiv][xiv]这句话则是审美人类学箴言。以后在《审美教育书简》、《论美书简》、《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等中都有精彩的论说。

        关于美和艺术的人类学属性,席勒主要论述了以下一些问题:第一,美与自由。第二,美与技艺。第三,艺术美与表现。这些问题最集中地在《论美书简》之中得到了阐发。不过,在《关于各种审美对象的断想》(1793),《论激情》(1793)等文章中也都有所论述。

        关于美和艺术的人类学结构,席勒主要论述了以下这些问题:第一,美处于自然人向自由人的发展过程的中间环节。这是《审美教育书简》论述的中心问题。第二,美的各个范畴构成了自然向人类生成的结构。这在《秀美与尊严》中作了系统的阐发。第三,艺术也处于人性完整的结构之中。这在《审美教育书简》中通过阐述游戏说和艺术生成的过程作了精辟的分析。

        关于美和艺术的人类学功能,席勒主要论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美使人性完整。这是《审美教育书简》的中心议题。第二,优美与崇高分别适用于不同性格的人达到人性完整。这在《审美教育书简》、《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中得到了充分展示。第三,艺术使人类走向自由。席勒不仅一般地谈到了艺术使人走向自由的功能,而且分别从绘画、戏剧、音乐、文学等不同的艺术种类进行了说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戏剧家的席勒特别重视戏剧的这种功能,他还分别从悲剧和喜剧的不同性质特征作了分析,甚至认为喜剧高于悲剧,理由就在于喜剧更使人趋于自由。这在《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和《遗稿片断》之中说得最为清楚。

        关于美和艺术的人类学特征,席勒主要论述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美和艺术的审美外观性。通过这一方面的分析,他指明了美和艺术的几个特点:Ⅰ、创造性。Ⅱ、非功利性(超功利性)。Ⅲ、情感性。Ⅳ、形象性。第二,美和艺术的活的形象性。通过这一方面的分析,他具体阐发了美和艺术的几个特点:Ⅰ、人的对象性存在性。Ⅱ、生命特性。Ⅲ、形象显现性。Ⅳ、感性与理性统一性。第三,美和艺术的自由性。通过这一方面的分析,席勒分析了美和艺术的一些具体特点:Ⅰ、自我规定性。Ⅱ、形式性。Ⅲ、技艺性。Ⅳ、自律性。

        通过以上这些主要的审美人类学问题的具体研究和分析,席勒就从审美关系或美学的角度探讨了一个核心的问题:人如何才能成为人性完整的、真正的、自由的人?这就组成了他的审美人类学,尽管席勒并没有把自己的美学研究直接命名为“审美人类学”。这是由于人类学当时尚未成为独立的科学,一级学科尚且未能独立建构起来,更何谈二级学科的审美人类学的建构?到了21世纪开端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席勒的审美人类学问题的思考,来建构起一门审美人类学,从审美关系或美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的生成和发展。如果说在席勒的时代,由于异化劳动和私有制的严重形势,席勒提出那些审美人类学问题带有空想和乌托邦的性质,那么,到了今天,特别是在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审美人类学的建构和研究就已具有了十分切近的现实意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实践美学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我们回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正是从人与动物的区别谈到“美的规律”,在人的从私有制和异化劳动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论到人的感觉和美感的形成等美学问题,在共产主义的实现条件下谈到美和美感的超功利性等,那么,我们可以想见,马克思正是席勒的最忠实、最合格的继承人,他所要建构的也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审美人类学。因此,我们今天的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的新实践美学应该吸取席勒的审美人类学问题,建构起审美人类学,并把它与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人生论美学统一起来,使当代中国美学以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为中心,走向美学的本根,推动美学的新世纪拓展。



        五.席勒是西方完整美的范畴体系的提出者

        席勒在《秀美与尊严》(1793)中,就已经建构了一个美学范畴体系。席勒的美学范畴体系是西方美学史上比较系统、完整的。它以人的人性的完整作为中心构建了从自然王国经过审美王国到自由王国的人道主义美学体系,在审美王国中又形成了一个不断使人性完整的美学范畴体系:结构的美→秀美(美丽→优美→秀美→魔力)→尊严(高尚→威严→尊严→庄严)。它总体上与传统美学的美和崇高相吻合。席勒还论述了与美和崇高相关的悲剧性和喜剧性,就使得他的美学范畴体系更加系统。

        如果把席勒的相关论述组织起来,我们看到了席勒关于美学范畴体系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构想:结构的美→秀美(美丽→优美→秀美→魔力)→尊严(高尚→威严→尊严→庄严)。总体上与传统美学的美和崇高相吻合。这个体系的构架是自然向人的生成(在人身上就是人的自我生成)。这个体系的内在发展动力就是就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冲突。因而可以结合席勒的整个美学体系图示如下:?



        这个美学范畴体系的构想可以说是西方美学史上最完备和最细致的,而且至今也很少见有如此完整而精细的构想。如果我们再把席勒关于悲剧性和喜剧性的范畴加上去,那么就显得更加完整了,对黑格尔的美学范畴体系是一种直接的启迪。? 席勒的美学范畴体系是一个使人从自然王国经过审美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发展序列,把一系列的美的范畴按照从和谐到冲突,从感性到理性,从自然到自由的发展排列起来,逐步使人的人性达到完整,成为真正的人。这个美学范畴体系,不仅总结了古希腊以来,特别是康德的美学范畴体系,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道主义的范畴体系,而且开启了谢林、黑格尔以及其他美学家的思考。这个美学范畴体系还是我们至今为止所见到的最为完整的、最为深刻的、最富启发的美学范畴体系。对于我们进一步建构美学范畴体系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席勒作为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已经广为人知,但是,他作为美学家,而且是一个有着许多原创性贡献的美学家,在中国还是比较陌生的。在纪念席勒逝世200周年之际,我们把他对于美学的原创性贡献揭示出来,作为我们对于这样一个为人类的美好前景呕心沥血的美学家、思想家、诗人、剧作家的最深沉的怀念。

        在《艺术家们》(1789)之中,席勒对于艺术家作了最殷切的期望,我们就以其中一节来结束本文的纪念:

        人类的尊严在你们的手中,

        你们要对它千万珍重!

        它随着你们上升,也随着你们下降!

        诗的神圣法术,

        为一个明智的世界计划献出力量,

        人啊,你要把这股法力

        平静地导入大和谐的海洋!





        --------------------------------------------------------------------------------

        注释:

        [i][i]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第50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版,1982年第8次印刷。

        [i][ii] 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第478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i][iii] 程孟辉:《西方悲剧学说史》第317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1996年第2次印刷。

        [i][iv] 《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6辑,第7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i][v] 同上,第86页。

        [i][vi]同上,第73-78页。

        [i][vii] [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第284-28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朱光潜译。

        [i][viii] [德]席勒:《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集》,第200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

        [i][ix] [德]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第22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1980年第2次印刷。

        [i][x] [德]席勒:《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集》,第279-280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

        [i][xi] 同上,第285页。

        [i][xii]陈国强等著《建设中国人类学》,第2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i][xiii]《席勒散文选》,第161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张玉能译。

        [i][xiv] [德]席勒:《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集》,第365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

        来源:网络

        名人堂
          美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27(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