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分享到:

      审美教育:恢复人性完整建构和谐人格的一项社会工程(作者:朱忠元)

        作者:核实中..2009-09-10 09:30:51 来源:网络

        自从机器化大生产产生以来,人的“异化”问题就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整个二十世纪的文化和文学艺术都给予机器大生产所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以极大的关注,文化艺术以极大的热情舍弃人类几千年来对外部世界的关注进而关注人类的内心世界,关注在繁荣的物质掩盖下的精神危机,不管是卡夫卡关于人变成甲壳虫的隐喻,还是他对“城堡”似的制度困境和精神困境的描写,还是尼采“上帝死了”的预言,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甚至萨特关于“他人即地狱”的言说,弗洛伊德关于精神分裂的论述,以及法兰克福学派关于技术文明的批判,都反映了人类心灵被“异化”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大众文化的出现和蓬勃发展,以其平面化、技术化、复制化、传媒化、大批量的生产优势,迅速攻占了人们的心灵据点,造就了许多“单面人”,现代社会出现了许多人性异化、道德沦丧、精神悲观、人性压抑、人格失衡、单向发展的所谓新人类。精神的浅表化和人性的单向化已成为影响人类走向新世纪的重要障碍。在大众文化时代,作为能够促使人类走面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的审美教育已不再是德育的手段、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提高发现美、鉴赏水平的教育活动,审美教育成了在克服技术统治、平面文化之中恢复人性完整,建构全面、和谐人格的一项社会文化工程。有学者预言:伦理与审美将是21世纪人类精神文明建设关注的重大问题,而且伦理将彻底走向审美,美学将成为未来的伦理学。任何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和国家的职能部门,都必须重视审美教育在整个社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功用。


        一、审美是心灵的体操,审美教育可以唤醒人的感性,使理性和感性达到平衡状态,在克服技术统治、平面文化的过程中恢复完整的人性。

        现代社会形成物质的优裕和精神的贫困共存的重大悖论。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在近百年的历史中所创造的财富比人类历史上所有社会创造的财富还要多。但是,与此相伴,精神的贫困也成为不争的事实。资本主义条件下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严重地压抑、窒息、吞噬着人们的心灵,使人的心灵、人格异化了,高度的技术文明与深刻的精神危机和空虚形成巨大的反差。整个二十世纪人本主义哲学顽强生长和发展的历史表明,技术的统治和建立在技术文明基础上的平面文化是导致人类精神和危机和空虚的根源,而重建艺术和审美之维就是人本主义拯救人类实现其乌托邦理想的药方,美育当然是其重要的途径。

        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和生存方式。作为一种生命活动和生存方式,审美活动渗透在人类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生活中,日本学者今道友信认为:“美的本质就是对生命的肯定。”在物质优裕的情况下,人更需要用审美的方式对其生命进行肯定。马克思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一方面为了使人的感觉成为人,另一方面为了创造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对象化是必要的。”他还强调了审美活动的精神解放性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甚至将审美当作人类获得解放的必由之路。黑格尔说,审美领域中的人是自由和和谐的,美学的精神在实质上体现为人的生命自由精神。文学和艺术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重要的方式和途径,文艺的美学精神首先表现为培育和弘扬人的生命精神。审美需要是和人的“乐生”意志结合在一起的,包含了人对愉快的享受、自我生命的表现、欲求的满足等人们的审美需要,同时是为了提高人们享受自我生命表现的愉悦水平,它将进一步激励人的自我发展的强烈愿望,使人在享受生命快乐的同时,积极地走向健全生命的发展历程。以文学和艺术为主导的美育活动,不仅可以给人们的审美发展提供一定的知识、营养和价值,也能满足他们社会心理发展和成熟的需要, 还可以丰富的感性,培养爱心(“审美是人类培养爱心的主要方式之一”①),还可以培养审美想象、直觉和创造力,唤起人们的感性,尤其是在机械复制时代被理性无端压抑的感性。感性是人的生命之维,唤起感性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和谐和平衡,是恢复完整人性的前提。因为在康德看来:“知识只有当它有助于人实现善的目的、使人变得更具有人性才有意义。而且还进一步指出在人达到自身完善的过程中,知识是无能为力的,只有感觉和信仰才能帮助我们。”③此外,美育还可以培养人的审美超越和心理控制力,使人类超越物质功利性,超越主体和客体的对立关系实现人对物欲的超越,从而获得精神的自由,使人性得以完整的体现出来。席勒认为“对实在的冷漠和对外观的兴趣就是人性的真正扩大和达到文化的决定步骤。”③

        “人首先是一个有限的存在,但人之为人就在于他不甘心停留于有限的范围之内,而总想超越有限,这种超越有限的意识就是审美意识。”④ 审美意识的这种超越性,可以唤醒人们从过分的物欲化的人生中解脱出来,为他们描绘出新的人生乐趣的画卷,使人们知道,除了有形的物质幸福之外还有更高级的精神文化价值存在,从而从感性出发,走向感性和理性的融合,走向道德精神的升华,走向具有敏锐感知力、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富有创造力的人生,拥有心智生活,拥有心智人生,恢复人性的完整性。完整的人性应该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具有深切的生命体验的和具有丰富情感的,审美作为心灵的体操,可以在人的趣味的恢复、情感的唤醒、生命激情的激发方面发挥其他的手段不可代替的作用。尤其在大众文化时代,以艺术为主要手段的审美教育更能使人的心灵得到经常性的体操般的锻炼和陶养,更能使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人们的精神、情感和心灵得到对话、交流和沟通。“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⑤基于艺术基础上的审美教育是人个体审美发展的重要途径,英国艺术教育家M·罗斯曾经指出审美发展实际上是一种“生命价值的提升”,这种提升具体表现为“感受性”(sensibility)的发展(这里的审美发展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审美能力)。“审美发展作为个体感性方面能力和意识的发展,它意味着个体感性方面的成长和成熟,意味着个体生命活力的充实,当然这种成长和成熟并不是单纯的理性发达,而是感性的丰富和丰厚,是人的感性从肉体到精神的贯通与和谐,也就是个体感觉、知觉、想象、情感、直觉的活泼与深刻。”⑥

        美育主要是一种非智力的情感领域,其最根本的目的不在使受教育者掌握某种知识及技能,而是确定一种审美的态度和人生观。美育活动重在唤醒感性,唤醒人性,陶养人的纯正感情,堪称现代绿色文化,而且其影响力较之其他活动更纯洁、更平和、更持久、更深刻,是现代人生慰藉情感的最佳选择。舍宗教而联美育,体现了对人的真正素质的重视。使现代精神危机的人们精神有寄、感情纯正,免受刺激和污染,这是现代绿色人生的内在要求,是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审美教育在大众文化时代肩负的使命。

        二、美育培养着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人类文化的主体,是建构全面和谐的人格、使人类得以完善和提升的一项社会工程。

        审美是审美教育的在美学上的逻辑起点,审美作为一个主体性范畴和教育有机融合,就是将审美价值转化为一种教育资源。按照“美的内在尺度”和美的规律创造生活和塑造人格是美学价值的基本要求。而中国美学的一大特点就是把审美(艺术)当作做人的一种生存状况,审美对于人生的意义就是使人如何借助艺术和自然景观来达到生命的完满和精神的自由,就是使人如何实现生存的艺术化、审美化,美育就是按照“美的内在尺度”和美的规律对主体进行塑造的,只有符合美的规律的主体才是具有超越性的,才是人类文化创造的真正主体,否则畸形的、不完善的、不和谐的主体人格就是社会前进的阻力或者灾难。在二十世纪末,邪教的盛行、世纪末情绪的弥漫、本世纪初恐怖事件的频生、腐败在全世界的难以杜绝、电脑“黑客”的肆虐,以及人类的无知并无畏、“有学历的野蛮人越来越多”(英国女作家杜丽斯·莱辛语)都雄辩地说明不按照“美的尺度”和规律对人进行约束和规范,人类的前途是令人担忧的。我们必须从人类生存的这种境况出发作出美学上积极的回应。对于这个问题,爱因斯坦在《对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学生的讲话》中就已明确地指出:“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人的本身,不仅是科学家的事,更是人文社会科学家的重要职责。

        人类社会很早就关心“人的本身”,其中审美方式是使人成为人本身的重要方式,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方式。因为美学从根本上说是与人的生存的理想状态相联系的,美学是维护人的精神价值向度的一种形式。马克思指出:“社会进步是人类对美追求的结晶。”我们也可以认为,人的进步是对美追求的结晶。审美的方式可以确证、肯定、净化、提升人的本质力量,是和人类不断自我觉醒和反思的本质性功能相通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契说“审美体验以个体和个体命运的形式来说明人类。”⑦审美教育表面上只是针对个体的教育,表面上是提升个体人格的活动,由于审美的最终指向是针对人类的,所以审美教育活动实际上还是一种关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工程,只不过它是通过提升个体的人格来对整个社会群体人格实现提升的。所以审美教育的首要职责在于实现个体人格的提升、健全和完善。美育对人格的提升,健全和完善,主要通过审美意识的塑造、通过培养良好的审美趣味和正确的审美理想来实现。培养健康的审美意识,更为实际的是,它可以发掘社会生活中固有的美来启迪人性、启迪人心,培养高品位的生活情趣,提高人的艺术化生存能力,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每一个人都拥有心智生活。拥有心智生活就会拥有人生智慧,就会是人获得内在的自由、内在的充实。只有这样的人生、这样的人格才是健全的,才是完美的、完善的。因为审美体验是一种体合宇宙精神,把握人生境界,渗透自然之气,讲求灵肉内修的过程。审美体验往往由对对象形式美的愉悦进入对人生、未来的感悟,并能直接进入人的潜意识深层领域,是照亮人格心灵内海之光。审美体验还是一种心理震撼的强效应,深度的审美体验,可以唤醒蒙蔽的自我意识,达到一定的精神自觉。

        审美从感性出发,但最后的指归却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使道德精神能够的升华。“升华”(sublimation)一词的原意是高尚化的意思。根据升华理论,弗洛伊德认定艺术、科学、道德等人类活动大都是本能冲动升华的结果。朱光潜先生认为,美育是“把带有野蛮性的本能冲动和情感提到一个较高尚的较纯洁的境界中去的活动。” ⑧对此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把诗同礼乐并立,看作一个人成为君子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赋予艺术重要意义。孔子认为“乐”能改变人们的性情,感发人们的心灵,使人自觉的接受和实行仁道。同时孔子还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在“志于道”之外提出“游于艺”,表现了孔子对于艺术在实现人的全面人格理想中的作用的肯定。全面的人格理想、和谐的人格不仅是个人生命和人生的要求,也是塑造人类文化创造主体的时代要求,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要求。尤其是在大众文化时代,大工业生产造成的心灵的极度压抑和心灵撕裂,以及人格扭曲等“单面人”现象急需通过审美活动予以纠正和弥补。

        大众文化、物质文化造成感觉的钝化和情感的贫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迟滞的重大症候,成为社会个体失却创造力的重要根源。通过美育途径唤醒人性,解放大众被日常生活奴役的审美意识,让人们尘封在心底的生活激情喷薄而出,撕开世俗厚重的帷幕让美德的光辉豁然敞亮,已成为社会的要求、时代的必须、个体的福音。以美的尺度和美的规律建构的全面的和谐的人格境界必然是具有超越性的,因为美是具有超越性的,而人性的最高境界即超越性就是人格的最高境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只有具有较高的人格境界的人才能成为创造社会文化的“主体”,才具有主体性。 这正如T·S·艾略特所言:“我们都知道,没有教育、知识或对艺术的敏感,则有礼貌会变成仅仅是木然盲从;没有礼貌和对艺术的敏感,则有知识会变成卖弄学问;不具备更多的人类品质,则理解力也不过是一个天才的棋童那种让人称的赞儿时的聪敏罢了。”⑨人类决不能被艾略特言中,为此人类必须全面建构教育、知识和对艺术的敏感,实行恢复人性完整,建构全面和谐人格的社会工程——审美教育。

        朱光潜先生认为,人生是多面统一的和谐整体,完整的人生是实用活动,科学活动与美感活动的均衡发展。 美感活动涉及人的情趣,“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⑩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而要实现人生的情趣化,“我坚信情感比理智更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导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悦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为纯洁的企求。要求人性净化,先要求人心美化。” ⑩朱光潜先生指出,美是人生艺术化、人心净化的必由之路。所以审美教育也是人生艺术化、人心净化的必由之路,是塑造人类文化创造主体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是建构全面和谐人格的必不可少的具有穿透力和持久性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当然,健全的人格、完美的人性的培养和塑造是一项系统工程 ,理想的人格诚然包括对美的鉴赏力,可它同时也包含科学的认知力、宗教情感和终极关怀,所以仅有审美教育是不行的。我们反对那种把审美教育提高到不应有的地位的“审美神话”和“审美救世论”,既不能象席勒一样把人的全面发展整个儿托付给“审美王国”,也不能像尼采、海德格尔一样将所有生存之希望一股脑寄托于艺术。当代审美教育应该融入式发展,走内涵拓展的道路,即在深入展示当代审美需求的多样性上下功夫,谋求与其他文化形式、文化活动相衔接和结合,以此来向社会证明自己的价值,以此来实现自己的独特功能。

        注释:

        1、陈望衡:《美育与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2001年第7期,45页。
        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M〕,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8页。
        3、席勒:《美育书简》〔M〕第26封信
        4、张世英:《审美意识:超越有限》〔J〕,《北京大学学报》,1000年第1期,第6页。
        5、尼采:《悲剧的诞生》〔M〕,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页。
        6、杜卫:《个体审美发展述评》〔J〕《哲学动态》2001年第6期,17页。
        7、卢卡契:《审美特性》〔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84页。
        8、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M〕(第3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转引自曾繁仁:《美育与脑科学初探》〔J〕,《文史哲》2001年,第4期,第68页。
        9、T·S·艾略特:《关于文化的定义的札记》〔J〕见《基督教与文化》〔M〕,杨民生、陈常锦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0、朱光潜:《谈美谈人生》〔M〕,126页,31页。


        来源:网络

        名人堂
          美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9(s)   6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