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分享到:

      审美主义和主体间性美学的先声——重读席勒《美育书简》(作者:杨春时)

        作者:核实中..2009-09-10 09:31:19 来源:网络

        由于席勒美学思想追随康德,因此,人们一般都把他当作启蒙主义的美学家;他的《美育书简》也被当作启蒙主义审美教育的经典性著作。但是,席勒的意义不止于此。任何思想巨人的著作都不会一览无余地被解读,它的意义是不断地被发掘出来的。席勒美学思想也是一个没有发掘完毕的思想宝库,黑格尔、马克思等都从中汲取了宝贵的思想源泉。希勒的美学思想也成为现代美学的思想资源。哈贝马斯在审美主义和主体间性的意义上重新发现了席勒,他说:《美育书简》“成为了现代性的审美批判的第一部纲领性文件”;“艺术被看作是一种深入到主体间性关系当中的‘中介形式’……席勒把艺术理解成了一种交往理性,将在未来的‘审美王国’里付诸实现。”[1]启蒙主义是肯定现代性、高扬理性主义和主体性的,而席勒则是对现代性进行审美批判的审美主义第一人,也是超越主体性的主体间性美学的鼻祖。他的《美育书简》也不仅仅是启蒙主义的美育论著,而且是超越启蒙时代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美学著作。同时,席勒的哲学体系与美学思想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即理性主义与审美主义的矛盾,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矛盾,这也是他与康德哲学的矛盾。
        近代哲学是理性主义的和主体性哲学,认为理性是最高的准则和价值,启蒙就是要实现理性的胜利;而人是理性的主体,理性的胜利就是主体性的胜利。近代美学也建立在理性主义和主体性的基础上,认为美是理性的感性显现,是人性主宰世界从而获得自身完满的实现。从康德、黑格尔到青年马克思,都充满了对理性精神和主体性的信任和信心。席勒也不例外,他从启蒙立场出发,尊崇理性,讴歌主体性。他的美学思想深受康德的影响,其哲学框架是来自康德的。他在《美育书简》中承认说:“我对您毫不隐瞒,下述命题绝大部分是基于康德的各项原则。”[2]康德美学是其哲学体系的组成部分,相对于知、情、意三种心理功能,他划分了知性、判断力和理性三个领域,知性是纯粹理性,,是对现象世界的认知能力。理性是实践理性,属于自由意志和信仰的本体世界。因此,康德美学是高扬理性的理性主义美学。判断力包括审美能力(趣味判断),是主观的先验综合判断,因此他的美学是先验主体性美学。他进一步认为,审美沟通了知性和理性,是由现象世界到本体世界的中介、桥梁。对于启蒙思想家来说,理性是至高无上的,做理性的人就是最高目的。如何由感性的人上升为理性的人,就成为审美的任务。席勒接受了康德的哲学框架,并在这个框架内建设自己的美学理论。
        希勒的美学体系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理性主义和主体性的时代印记。席勒认为,人必须超越自然、感性,通过教化成为理性的人,这是最高的目的:“所有的事物都要服从于最高的终极目标,这一目标是理性在人格中树立起来的,一个达到成熟的民族必定会产生并确证这一意图,即要为自然的国家转变为道德的国家。”[3]这里体现了他的理性主义,即把理性作为最高准则、把道德作为最高的境界,人和世界都被理性化了。同时,这种思想也是主体性的,认为理性是人是对自然的征服、跨越,是主体性的胜利和自我实现。他说:“但是,使人成其为人,正是人不停留在单纯自然所造成的样子,而有能力通过理性完成他预期的步骤,把强制的作品变成他自由选择的作品,把自然的必然性提高到道德的必然性。”[4]他意识到人的自然和人的理性的对立,如何解决这种对立,成为席勒思考的中心问题。席勒美学就是在这个起点上开始的。席勒的美学思想是追随康德的,认为美是先验范畴模塑的对象,因此打上了主体性美学的印记。他认为,“自我规定的这一伟大的观念由某些自然现象中反映出来照耀着我们,我们就把这一观念称作美。”[5]这就是说,美是观念的产物,体现为现象中的自由,而“自由只是理性的一种观念”。同时,他的美学也是理性主义的,认为审美只是达到理性的工具。他把理性的人当作目的,把审美当作手段,试图解决感性与理性的冲突,即“由情感片面支配的人”和“由规律片面支配的人”之间的紧张:“美如何能成为一种手段,来消除上述两种紧张?”[6]他认为,审美是从感性到理性的手段,“从感觉的受动状态到思维和意志的能动状态的转变,只有通过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才能完成。”[7]由于审美能够兼顾感性和理性、物质和精神、思考和感情,因此它成为融合理性和感性的最好手段。席勒倡导审美教育,意义就在于此。在这里,体现了席勒哲学的主体性和理性主义:人是自然的立法者,理性是至高无上的,是人的本质;审美只是越过自然、达到理性的手段。这种主体性和理性主义不仅是席勒的思想,也是那个时代普遍的信念。
        从上述分析中,似乎可以得出结论:席勒仅仅是康德的追随着,并没有超出康德以及他同时代的人。但事情并非如此,席勒没有停留于康德和启蒙理性,而是以其天才的洞察力,透视到时代的视野之外,超越了理性主义,走向了审美主义;超越了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
        理性是现代性的产物,理性主义是启蒙哲学的特性,它认为理性是本体,是最高的标准和价值。在这个理性主义哲学体系内,美只是附属的东西,其价值远远低于理性。例如,康德认为审美是知性到理性的中介、过渡形式,明显低于理性本身(道德、信仰),美至多是“道德的象征”;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其地位远远低于绝对精神的其他形式(宗教和哲学)。只是在现代性获得胜利,并且显露出负面性甚至走到了反面以后,理性才受到批判,理性主义才被否定。代替理性主义的首先是审美主义。审美主义是对理性、从而也是对现代性的审美批判,它不再把理性作为本体和最高标准、最高价值,而是认为理性是虚假的,是异化的产物,是自由的束缚,并把审美作为本真的存在,作为最高的标准和价值,作为异化的克服以及超越现实而达到的自由。一般都认为尼采是审美主义的鼻祖,这当然不无道理,因为正是尼采对启蒙理性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并且把审美作为理想的归宿。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是 ,早在尼采之前,席勒就已经不自觉地批判了理性的弊端,并举起了审美主义的旗帜,从而成为审美主义的滥觞。席勒虽然在理性主义的哲学框架内建立美学理论的,把审美作为达到理性的手段,从而使审美附属于理性,但是,他的美学思想最终突破了理性主义的藩篱,摆脱了美对于理性的依附,走向了审美主义。
        摆脱理性主义,走向审美主义是席勒的美学自身逻辑发展的结果。他为了论证审美是感性与理性的中介,就必须证明审美具有了兼容二者的性质,从而也不自觉地证明感性和理性法则的片面性。席勒提出,有两种冲动,一为感性冲动,一为形式(理性)冲动。感性冲动出自自然,体现了人的有限性;形式冲动是对感性的否定,出自理性,体现了人的无限性。但是,二者都具有片面性,他们都成为一种强制性的法则。这种强制性实际上就是异化。“感性冲动由自己的主体中排除了一切主动性和自由,形式冲动由它自身排除了一切依从性和一切受动。但是,自由的排除是自然的必然性,受动的排除是道德的必然性。因此,两种冲动都强制精神。”[8]离开了审美的教化,理性冲动就具有对感性自然的强制性,道德就成为外部的规范,“道德法则对他来说就是某种外在的东西。从而人就只感到理性给他带上了枷锁,而感不到理性给他开辟了无限的自由。”[9]他认为虽然理性本身没有缺陷,但其现实表现却是负面的。于是,在不自觉中,理性的神话被打破了。其实,当他在说理性与感性并立无涉时,而且承认感性也是人的本性之一时,就已经在说理性的缺陷了。因此,他才提出“当人是完整的并且他的两种基本冲动都已经发展起来时,才开始有自由。只要人是不完整的,并且他的两种基本冲动中有一种被排除了,那么就没有自由。”[10]沿着这条思路走下去,席勒最后终于摘下了理性的桂冠,认为理性是人的自由的束缚。他说:“在权利的力量的王国里,人和人以力相遇,他的活动受到限制。在安于职守的伦理的国度中,人和人以法律威严相对峙,他的意志受到束缚。” 理性造成人性的分裂、人的自我异化:“正是教养本身给现代人性造成这种创伤。只要一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更明晰的思维使科学更明确的划分成为必然,另一方面国家的越来越复杂的机构使等级和职业更严格的区别成为必然,那么人的本性的内在纽带也就断裂了,致命的冲突使人性的和谐力量分裂开来。”[11][12]既然理性与感性一样具有片面性,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自由,也就是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呢?席勒从这里走向了审美主义。他提出,除了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之外,还存在着游戏冲动即审美。游戏冲动综合了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实现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在力量的可怕王国中以及在法则的神圣王国中,审美的创造冲动不知不觉地建立起第三个王国,即游戏和外观的愉快的王国。在这里它卸下了人身上一切关系的枷锁,并且使它摆脱了一切不论是身体的还是道德的强制。”[13]审美为什么能够成为自由的活动呢?他认为,审美包括艺术超越现实,“艺术必须摆脱现实,并以加倍的勇气越出需要,因为艺术是自由的女儿,它只能从精神的必然性而不能从物质的欲求领受指示。”[14]审美以其超越性、自由性造就了不同于片面的感性的人和片面的理性的人的审美的人。在《美育书简》的最后一封信(第27封信)里,席勒描绘了一幅审美的人的理想图景:审美趣味克服现实存在的局限,把欲望升华为爱,把快乐普遍化,人成为自由的公民,实现了平等的理想,造就了优美的心灵,成为整体的人。他欢呼:“只有美才能使全世界幸福,谁要是受到美的魔力的诱惑,他就会忘掉自己的局限。”[15]这就是说,审美的人取代理性的的人,成为真正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人。审美和艺术一旦具有超越现实的本性,也就超越了感性和理性,超越了道德,从而成为最高标准和价值。席勒最后让审美侵入感性和理性的领域,突破并且提升了它们:“只要审美的趣味占主导地位、美的王国在扩大,任何优先和独占都不能容忍。这个王国向上一直伸展到理性以绝对必然性统治着、一切素材消失不见的地方;这个王国向下一直延伸到自然冲动以盲目的力量支配着、形式还没有产生的地方。”[16]审美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这就是审美主义。席勒突破了自己的理性主义体系,把审美由达到理性的手段变成了目的本身,从而不自觉地从理性主义走向审美主义。
        理性与主体性是一致的,主体就是理性主体;理性就是主体的理性。主体性是启蒙运动的产物,也是现代性的核心。近代哲学是主体性哲学,近代美学是主体性美学。主体性美学是启蒙时代的美学,作为现代性核心的启蒙理性成为主体性美学的基础。启蒙理性的基本精神是主体性,它肯定人是最高的价值,认为人是自然的主宰,以人的理性来对抗宗教蒙昧和神本主义。在启蒙理性高涨的时代,美学也必然高扬主体性,成为主体性美学。主体性美学适应了启蒙的需要,它认为审美作为自由的活动是主体对客体的胜利,是自我伸张的结果,是人性的体现。康德建立了先验主体性的美学。他认为审美与一切精神活动一样,不是客体性的活动,而是以人的先验能力和先验结构为前提的主体性活动;审美作为情感活动是由认知到伦理、信仰的中介、由现象到本体的桥梁。黑格尔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主体性美学体系。他把主体性倒置为理念,以理念的由低级到高级、由异化到自我复归的历史运动来肯定自由精神的胜利。他认为艺术与宗教、哲学是绝对精神的三种表现形式,因此“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实际上认为美是以感性形式呈现的主体的自由精神。青年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立了主体性的哲学与美学。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集中地体现了他的主体性美学思想。马克思建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社会存在本体论,认为实践是人化自然的主体性活动,世界是人化自然的产物,实践可以克服异化,进入自由;美也是人化自然的产物,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可以说,主体性是贯穿整个近代哲学、美学的主线。
        席勒继承了康德的主体性美学思想,认为审美是由感性的人到理性的人的中介,审美克服了感性与理性的对立,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对人的压迫,成为自由的精神活动。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席勒美学是主体性美学。但是,这仅仅是就席勒美学的哲学框架而言的,实际上他的美学思想的内涵是主体间性的。如果说,席勒关于美的定义体现了主体性美学思想的话,那么在关于审美的功能方面的论述则走向了主体间性。席勒提出感性冲动与形式(理性)冲动的对立,包含着客体性与主体性的对立。他认为,感性冲动是服从自然法则,要求主体依从外在世界,从而具有客体性,“前者(感性本性——引者按)要求绝对的实在性,它应该把一切凡只是形式的东西转化为世界,使人的一切素质表现出来”。而形式冲动服从于理性法则,要求世界依从内在主体,从而具有主体性,“后者要求绝对的形式性,它把凡是只是世界的存在消除在人的自身之内,使人的一切变化处于和谐中。换句话说,人要外化一切内在的东西,赋予外在的事物以形式。”[17]这种对立包括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人的对立,也包括思想与情感的对立,导致整体的人的分裂。现代性的胜利,是理性的胜利、主体性的胜利,这一方面是历史的进步,同时也是一种异化。主体性的胜利展现为一种人与世界对立、人自身分裂的图景,“希腊城邦的这种水蛭式的本性现在却变成为一种精巧的钟表机构,其中由无限众多的但却无生命的部分组成一种机械生活的整体。现在,国家与教会、法律与习俗都分裂开来,享受与劳动脱节、手段与目的脱节、努力和报酬脱节。永远束缚在整体中一个孤零零的断片上,也也就把自己变成一个断片了。耳朵里所听到的永远是由他推动的机器轮盘的那种单调乏味的嘈杂声,人就无法发展他生动的和谐,他不是把人性刻印到他的自然(本性)中去,而是把自己仅仅变成他的职业和科学知识的一种标志。”[18]这简直就是青年马克思所批判的劳动异化理论的先声。席勒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这样的概括:“人在他的自然状态中只能承受自然的力量,在审美状态中他摆脱这种力量,而在道德的状态中他支配这种力量。”[19]在道德状态中,也就是在主体性关系中,人支配自然,必然导致对自然的压抑,以及自然的反抗,从而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分裂。出路何在?席勒诉诸于游戏冲动——审美。他认为,游戏冲动克服了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的对立,弥合了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对立,从而也就弥合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分裂,实现了望正的、自由的人。他指出:“在审美的国度中,人就只须以形象显现给别人,只作为自由游戏的对象而与人相处,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是审美王国的基本法律。”[20]这是一种主体间性思想,是美学史上首次提出的新的观念,因此,席勒超越了同时代的人,超越了主体性美学,走向了主体间性美学。在其他论述中,席勒也显露了他的主体间性美学思想,如“在审美的国度里,一切事物——甚至使用的工具——都是自由的公民,同最高贵者具有同等似的权利。”[21]这里不仅提出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平等关系,而去提到“一切事物”包括“使用的工具”都是“自由的公民”。这就是说,席勒认为审美创造了人与世界的自由、平等关系,世界不再是客体,而成为主体——自由的公民,审美成为主体间性的实现。
        席勒的主体间性美学思想受制于其主体性哲学体系,因此有不成熟、不彻底、不自觉的特点。有时,他会流露出一种主体性的观点,从而与其主体间性思想相抵触。比如,他认为在感性状态中,人没有脱离自然,人与世界同一,而在审美状态中,人与世界分离。“只有当他在审美状态中把世界置于自身之外或观照世界的时候,他的人格才与世界分开,世界才出现在他面前,因为他不再与世界是同一的了。”[22]这是在说,审美中主体与客体仍然分离,并没有同一。由于席勒囿于主客对立的哲学,把审美看作是一种观照、思索,把美看作人赋予素材以形式的对象,因此,他有时就把审美当作主体性的创造:“当人只是感觉到自然的时候,他是自然的奴隶,一旦他思考自然的时候,人就成为自然的立法者了。……人给无形的东西以形式,就证明了他自己的自由。”[23]在这里,他认为审美是对对象的思考,是人对自然的立法。他进而提出了美是人创造的对象的主体性思想:“自然界中任何可怕的东西,只要人能赋予它以形式并把它变为自己的对象,人就能战胜它。”[24]但是接下来,他又提出,“美对我们是一种对象……没同时又是我们主体的一种状态……美既是我们的状态也是我们的作为。”[25]这又提出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同一,都是审美活动的产物的观点,这又是一种主体间性思想。
        作者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厦门大学中文系


        --------------------------------------------------------------------------------

        [1] 哈贝马斯《论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哈贝马斯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9页。
        [2] 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35页。
        [3] 同上书,第40页。
        [4] 同上书,第39页。
        [5] 席勒《论美书简》,《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51页。
        [6] 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97页。
        [7] 同上书,第116页。
        [8] 同上书,第85页。
        [9] 同上书,第126页。
        [10] 同上书,第106页。
        [11] 同上书,第50页。
        [12] 同上书,第145页。
        [13] 同上书,第145页。
        [14] 同上书,第37页。
        [15] 同上书,第146页。
        [16] 同上书,第146页。
        [17] 同上书,第74页。
        [18] 同上书,第57页。
        [19] 同上书,第121页。
        [20] 同上书,第145页。
        [21] 同上书,第147页。
        [22] 同上书,第128页。
        [23] 同上书,第129页。
        [24] 同上书,第128页。
        [25] 同上书,第130——131页

        来源:网络

        名人堂
          美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9(s)   6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