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分享到:

      清书法史撮要(作者:崔自默)

        作者:核实中..2009-09-13 17:30:36 来源:网络

        1.综览

          书法史称乾隆以前为“帖学期”,其后为“碑学期”。学帖之习由来已久,至清,康熙好董其昌书法,而乾隆好赵孟頫,上行下效,帖学之风炽热矣。初有帖学“四大家”(笪重光、姜宸英、汪士鋐、何焯),后有张照以及“翁、刘、梁、王”(翁方纲、刘墉、梁同书、王文治),虽功力不输,但无甚建树,尤其因科举书法讲究“黑、圆、光”,遂形成所谓“馆阁体”。

          于帖学之外,碑学的另辟户牖,乃是中国书法史上至为重要的事件。碑学的出现及其迅速兴盛,与时代风气之浸染有关,与碑版实物的大批出土和金石文字学、考古学的兴起有关,更与书家学者们的极力鼓吹有关。前有阮元《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后有包世臣《艺舟双楫》,再后有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具体而微地剖析碑书之客观价值,既而在书坛上掀起尊碑浪潮,于是,自嘉道而至咸同,书家结社,竟习碑版,又成一种风气。

          碑派代表书家甚夥,其中,邓石如篆隶双美、沉着雄厚;伊秉绶隶书面目独特,有朴拙敦实;何绍基以颜真卿为本而柔融北碑,碑帖互济,行书最精;赵之谦擅篆隶之法而参北碑,笔法斩截稳健,其行书则是融碑帖于一体之巨擘;沈曾植宗汉章草而用北碑笔法,辗转险奇,欹侧矫矫;曾熙、李瑞清号“南北二宗”,师法汉隶,用篆意而行笔战掣;吴昌硕师《石鼓》,用笔苍辣,大气淋漓;康有为吸收碑书之宏阔气息,下笔千钧,纵横开张。

        2.朱耷

          朱耷(1626-1705年),本名统,明宁王朱权后裔,字雪个,号八大山人,顺治五年(1648年)剃发为僧,法名传綮,字刃庵。擅画山水、花鸟,与原济、弘仁、髡残合称“清初四高僧”。

          书法得力于晋唐及董其昌,秃笔行书,线条浑然干练,中气内敛,简净圆润,神情温雅含蓄。传世墨迹《临石鼓文并释文册》、《行书辞饮札册》等。

        3.金农、郑燮

          金农(1687-1763年),原名司农,字寿田,39岁后更名农,字寿门,号冬心、金吉金、昔耶居士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工诗文,善书画,嗜金石,精鉴赏。将隶、楷、行熔铸一体,多显侧锋,方笔刷涂,孤高冷峻,创“漆书”体。年五十始学画,然落脱俗,为画坛领袖,居“扬州八怪”之列。传世书作有《王融传隶书册》、《金农自书三体诗残册》(见图36)、《金农相鹤经楷隶册》等。另著有《冬心先生集》、《画竹记》等。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等,江苏兴化人。颖悟超人,落拓不羁。居扬州卖画,善作兰竹,为“扬州八怪”之一。诗、书、画“三绝”。书法搀杂篆、隶、行、楷、草诸体,自称“六分半书”,有“乱石铺街”之态,风格明显。传世墨迹有《删繁领异七言联》、《难得糊涂横额》、《行书五言诗》、《城皇庙碑记》等。另有《板桥全集》行世。

        4.邓石如、伊秉绶

          邓石如(1743-1805年),初名琰,字石如,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少喜金石,仿汉印极工。擅篆、隶书,遒劲浑厚,用笔灵便。又精篆刻,刀法爽利而不失婀娜,世称“邓派”,也称“皖派”,吴熙载、赵之谦、吴昌硕等均踵武之。传世书作有《海为龙世界草书联》、《赠肯园四体书册》、《和毕秋帆岳阳黄鹤楼诗隶书轴》等。另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行世。

          伊秉绶(1754-1815年),字组似,号墨卿、墨庵等,福建汀州(今长汀)人,人称“伊汀州”。工诗词,善作山水、墨梅。书法楷法颜真卿,而以隶书盛闻。其隶书笔力沉厚雄健,结字宽博开张,结体则有装饰味道,颇多意态,得“恢宏壮阔”之美。赵光《退庵随笔》云:“墨卿遥接汉隶真传,能拓汉隶而大之,愈大愈壮。”传世作品有《行书横幅》、《隶书七言联》等。另著有《修齐正论》、《留春草堂诗》、《攻其集》、《坊表录》等。

        5.何绍基、赵之谦

          何绍基(1799-1873年),字子贞,号东洲、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通经史,精律算,工诗词,嗜金石。书法初习颜真卿,后遍临汉魏碑版,尤得力于《张黑女墓志》。行书自成风格,结体灵变,用笔轻重自如,气韵天成。杨翰《息柯杂著》云:“贞老书专从颜清臣(真卿)问津,积数十年功力,探源篆隶,入神化境。晚年尤自课甚勤,摹《衡兴祖》、《张公方》多本,神与迹化,数百年书法于斯一振。”。传世作品有颇多。著有《东洲草堂诗钞》、《说文段注驳正》、《东洲草堂金石跋》等。

          赵之谦(1829-1884年),字益甫、撝叔,号冷君、悲庵、无闷等,浙江会稽(今绍兴)人。碑考、诗文、绘画、书法、篆刻,无一不精。官江西鄱阳、奉新、南城知县。篆刻初学“浙派”,继而印外求印,于古钱、汉镜、权诏、砖瓦等多方取材,变化无穷,同时以碑刻和造像入边款,形式美妙。绘画设色古雅,有笔有墨,开写意花卉之新路。书法初学颜,后专攻魏碑,以方笔为主,自成面目。信札则融碑帖于一体,跨迈古今。传世书作颇多。著有《补寰宇访碑录》、《六朝别字记》、《梅庵集》、《勇庐闲诘》、《二金蝶堂印谱》等。

        6.吴昌硕、黄士陵

          吴昌硕(1844-1927年)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苍石,号缶庐、苦铁、缶道人、破荷亭长、老缶等,浙江安吉鄣吴村人。清杰出书画及篆刻家,西冷印社首任社长。中年学画,初师任伯年,又得徐渭、朱耷、石涛、李鱓、赵之谦诸家写意画影响,融书法于画法,开一派画风。篆刻初学浙派,继参邓石如、吴熙载,以石鼓文、封泥及砖瓦文字入印,其“钝刀硬入”之法得苍润之旨。篆书出于石鼓文,朴厚雄浑,自成一家;行书学王铎,亦元气淋漓。传世墨迹甚多。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等。

          黄士陵(1849-1908年),字牧甫,一作穆甫,号倦叟,安徽黟县人。制印初学吴熙载、赵之谦,后专攻汉印,在浙皖两派之外别开生面,对篆刻史贡献不菲。章法颇显匠心,险中求稳;刀法则劲健整洁,自出机杼。

        7.康有为

          康有为(1858-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戊戌变法失败后改号更生。广东南海人,世称“南海先生”、“康南海”。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偕弟子梁启超等纠合在京应试举人千余人上书,史称“公车上书”。清末著名书法理论家和书法家,于《石门颂》、《云峰山刻石》、《爨龙颜》、《六十人造像》等用功颇多,浸淫于南北朝碑版、造像,为 “尊碑”之巨擘。长撇大捺,逆锋涩进,万毫齐力,豪气冲天(见图41)。博学强志,著书宏富,《广艺舟双楫》则多有己见。另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孟子微》、《春秋公羊传注》、《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以及《大同书》、《戊戌奏稿》、《南海诗集》等。传世墨迹甚多。

        8.王铎与傅山

          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孟津(今属河南)人。官至礼部尚书。博学好古,擅诗文书画。书法得力于钟、王、颜、米,行草书最绝妙。字体大小参差、错落有致、左倾右侧、变幻多姿,用笔则奔腾恣肆、出规入矩,用墨则轻重自若、韵律盎然。得“似不经意”之旨。尤擅长幅,行气连绵不绝,行间则布白巧妙。传世作品有《忆游中条语轴》、《草书诗稿》、《行草枯兰复花赋卷》等。著有《琅华馆帖》。

          傅山(1607-1684年)字青主,丹崖子、真山等,山西阳曲人。天才国人,寓目成诵,博览经史,通佛道之学,又深谙医术。工诗文,精鉴赏收藏,擅书画及金石篆刻。书法主张“四宁四毋”: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尤以草书最工,笔画婉转盘纡委曲,奔流而下。传世墨迹颇夥。著有《霜红龛集》、《荀子评注》等。

        9.其他

          此外,若宋曹草书、龚贤行草、周亮工行书、查士标行草、郑簠隶书、王澍楷书、黄慎草书、桂馥隶书、梁巘草书、钱沣楷书、钱坫篆书、冯敏昌行草、孙星衍篆书、包世臣行书、吴熙载篆书、林则徐行书、莫友芝篆书、张士钊楷书、俞樾行楷、吴大澂篆书、翁同和行书、杨守敬篆书等,亦各有会心。

        来源:网络

        名人堂
          美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1(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