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分享到:

      再攀高峰的连环画创作

        作者:核实中..2009-11-06 15:09:45 来源:网络

          连环画是一种图文并茂、普及性强的特殊画种。由于它便于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所以解放以来,一直受到宣传部门的重视,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高峰期在1957年至1965年,代表性作品有《山乡巨变》、《十五贯》、《白毛女》等。但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使连环画发展的大好势头嘎然而止。在江青以极左的方式点名批评了解放以来的大部分电影作品以后,一大批连环画作品就如同一大批文艺作品一样,随之被打成了毒草。一大批作者也横遭迫害。罪名是这些作品与作者在周杨之流有益无害论与间接服务论的烟幕下,用大量封资修黑货,腐蚀工农兵和青少年的灵魂,为复辟资本主义鸣锣开道。由此可见,在当时极左的文艺观看来,凡是没有按党的政策为现实政治服务的连环画--如传统题材、神话、童话题材、外国题材,甚至包括许多反映现实题材的连环画都属于反党、反人民的大毒草。据有关方面统计,从1966年到1970年五年多的时间里,全国各地几乎没有出版连环画。只是到了1970年,才由我国连环画事业的大本营上海出版了一本《智取威虎山》的连环画。这本连环画是根据同名京剧1969年10月演出本和舞台表演进行剪辑后描绘而成的。虽然用的是传统线描形式,但人物的造型与场景的安排都明显借鉴了西方的人体解剖知识和透视知识。此外,由于深受样板戏的影响,该作品的人物表情也好、动作也好,对典型瞬间的表达也好,都追求着舞台化的效果。如表现杨子荣打虎上山的第67幅画与表现参谋长运筹作战方案的第52幅画,就是两个很好的例证。这两幅画种的人物都采取了京剧亮相式的造型动作,显得夸张而有力。前者用的大特写镜头,形象刻划很细致,旨在强调主人翁对毛主席、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境界。从后来出版、展览的连环画作品看来,这本连环画体现出来的艺术趣味影响是极大的。从此,大题材,大特写,大动作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新连环画里。如《青春的火花》(参加1972年全国美展)中的第103幅画面很明显受了前者的影响,《小八路》中的第57幅画面(载于《怎样画连环画》第57页)便明显受了前者的影响。当然,所谓受影响也不是说作者照抄了连环画《智取威虎山》的某一幅画,而是说作者在人物造型、安排、构图布局等方面都接收了《智取威虎山》所确立的一种新模式,这就使得他们的作品完全偏离了《山乡巨变》等一批作品所确立的生活化、亲切化的艺术传统。

          连环画《智取威虎山》最初发表在上海的《文汇报》上,因广受欢迎,被作为样板连环画向全国推广。1970年8月5日,《人民日报》还辟专版发表了赞扬连环画《智取威虎山》的四篇文章。《奋起彩笔绘英雄》是当中的一篇,占的版面最大,分量也最重。在这篇文章重,作者大力称赞连环画《智取威虎山》把样板戏移植到了连环画画面上,为工农兵占领连环画阵地打响了第一炮。文章还希望:革命美术工作者在同工农兵相结合,不断改造世界观的同时,拿起红画笔,把李玉和、郭建光、洪常青等英雄形象都描绘出来。为大力普及样板戏,为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我们时代的新作品。此后,上海出版界接着出版了一些连环画,题材主要是样板戏,兼有一些根据新闻报道编绘的新人新事。受上海的启示,有些地方也动了起来,但一直并没有超出前者的模式。而且,与广大群众的要求相比,全国连环画是出版得太少太少了。因此,1971年2月11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当时出版部门的负责人时,指出了青少年没有书看的问题。还明确指示要赶快恢复连环画的编创出版。同年4月12日,在接见部分出版界负责人时,他再次强调指出,要赶快解决广大工农兵、特别是青少年对革命图书迫切需要的问题。于是,自1971年下半年开始,各地陆续有少量的连环画编创出版。

          显然是感受到了来自周恩来和基层的强大压力,加上新艺术机构的领导亦逐渐意识到了连环画在当时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有着特殊的分量。所以,他们决定将1973年举办的全国美展定为连环画与中国画专项展。他们还向全国各地发出了《关于举办全国连环画、中国画、摄影艺术展览的通知》。根据这一文件的要求,各地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迅速组织了一大批作品送京参展(这当中有些作品在筹备1973年全国美展前已出版),而在1973年全国美展上展出的97套连环画,就是从中精选出来的。应该说,比起文革前的连环画创作来,这些作品的选材无疑是极其狭窄的。因为其主要表现的是紧密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三大革命运动服务的重大题材。那些与现实政治没有直接关系的题材,压根儿也没有人敢去问津。这里仅举楚学对1972年全国美展中部分连环画作品的评价便可证明:《马克思刻苦读书的故事》和《列宁在一九一八年》,分别表现了无产阶级伟大导师马克思和列宁,认真读书,同一切假马克思主义者,叛徒和反动派进行斗争的动人事迹,对于推动我们当前学习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深入批林整风,起着积极的作用。《鲁迅--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描绘了鲁迅战斗的一生和他勇于反潮流的革命精神。《英雄的大庆工人》、《煤海新歌》和《大寨之路》以高度的革命热情,歌颂了'工业学大庆'和'农业学大寨'的运动,反映了全国工农业战线的一片大好形势。《塘边脚印》、《血防线上》等以路线斗争、阶级斗争为纲,形象地告诉人们,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加强无产阶级专政。《青春火花》、《海英》等表现了知识青年在三大革命运动中锻炼成长的过程。展览会上,还有许多作品描绘了人民解放军、少数民族和其他战线上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也有不少作品是根据民主革命时期的斗争故事编绘的,成为向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表现新中国少年儿童'天天向上'的作品也不少。它们受到了少年儿童的喜爱。

          非常耐人寻味的是,当时连环画创作虽然存在着上述问题,但在艺术表现上却获得了极其可观的成就。难怪《人民日报》在1973年9月29日发表的消息报道时,明确强调:1973年全国美展中的连环画作品质量之高,形式之多样,都大大超越了文化大革命以前。

          为什么连环画创作在当时会形成新的创作高潮?客观地看,造成这一局面地首要原因就在于:在特定地文化情境中,各地不仅成功地调动了专业及业余连环画作者,还把从事其它画种地许多优秀画家都调动起来了。这些人大多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全面的综合素养。正是由于他们的介入,连环画这个小画种方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用楚学在《再接再厉,乘胜前进》一文中的话说:很多作者根据内容的不同和自己的擅长,有选择地采用了中国画、水粉、素描以至木刻、剪纸等艺术手法,使连环画创作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欣欣向荣地景象。为了证明他的这一论点,他还分别评介了一些用不同画种形式创作的连环画。其中有用木炭素描画的《无产阶级的歌》(陈衍宁、汤小铭);有用水粉画的《鲁迅》(郑毓敏、潘鸿海、顾盼);有用单线白描画的《列宁在一九一八年》(顾炳鑫);有用新线描方式画的《白求恩在中国》(许勇初、许勇、顾莲塘、王义胜)、《弧光闪闪》(詹忠效);还有用工笔重彩方式画的《西双版纳的故事》(白德松)等作品。

          《无产阶级的歌》产生于毛泽东号召广大群众学唱《国际歌》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之后,着重描述了鲍狄埃创作《国际歌》的时代背景与具体过程。这套连环画的最大特点就是充分动用了西画素描中关于光影与造型的手段,并注意通过典型环境的渲染去深入细致地塑造人物形象。该作品中地每一幅画既是整体中的一个单位,又可作为独副素描来细细品赏。不过,因受当时创作风气的影响,这套连环画对人物动作与场景的交待充满了夸张的意味和激情的力量。其图式技巧可追溯到法国浪漫主义画家那里。如第57幅表现的是鲍狄埃带领巴黎工人游行的场景,它使人不禁会想起德拉克罗瓦创作德著名作品《自由导引人民》。《无产阶级的歌》是开连环画新风气的作品之一,其注意从独幅画创作中吸收营养的作法对许多作品有所启示。不足之处是,许多画幅中的群众都处理得较为概念、类同,经不起更深入得推敲。     

          许多年来,鲁迅作为文化战线上的旗帜,一直是被大力推崇的。尤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鲁迅的地位更是呈上升趋势。原因是他成了批判文艺黑线与四条汉子的有力武器。组画《鲁迅》运用简洁、洗炼的水粉画手法,多侧面地揭示了鲁迅的性格特征。整套画,有鲁迅从少年到晚年不同时期形象,有鲁迅在街头宣传、在左联会上宣讲,怒斥四条汉子等情景。在这套作品中,作者对主人翁形象进行了精心的刻划和渲染,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例如《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为了突出鲁迅如饥似渴地攻读马克思著作,作者一面设计了鲁迅伏案凝神阅读,划着火柴,但忘了抽烟地动作,一面又刻意渲染了案头上堆放地马列著作、稿纸与闹钟。这幅画既很好地点了题,又不做作,在当时是十分难得的。相对来说,《我以我血荐轩辕》、《电贺毛主席和党中央》中的鲁迅造型还有些舞台化、概念化的痕迹,这是令人遗憾的。

          《列宁在一九一八年》是根据同名电影编绘的。在这套作品中,作者不仅很好运用了传统线描的技巧,还恰到好处地借鉴了西方的写实原理、透视原理及电影中人物调度、场景变化、镜头衔接上的特长。整套作品人物造型严谨,构图富于变化,线条疏密得当、刚柔相济,是一套艺术价值很高的作品。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的著名文章,在文革期间,这一文章作为老三篇之一,几乎是人人可以背诵的。《白求恩在中国》,取材于白求恩大夫的事迹。据作者介绍,为了创作好这套作品,作者曾到河北太行山区体验生活,专访当年和白求恩一起工作的同志,还从白求恩和平医院收集了不少珍贵的照片资料。由于作者不满足于按文字内容表达情节的固有模式,所以在具体的创作中,他们明确规定了主题、意境、气氛和情绪,甚至还加了小标题。这样就使每幅画所担任的任务更鲜明,形象更突出,构图更富于变化。从整套作品的处理来看,作者注重的是生活本省,而不是空洞的概念。整套作品真实感人,成功地避免了三突出、三陪衬的流行模式,其艺术成就远远高于同期的许多作品。

          当然,这套作品也不可能逃避客观情境的压力。因此一些画幅以及人物的造型设计仍然有着概念化影响的明显痕迹。像表达白求恩远涉重洋来中国与白求恩逝世前的画面,都是与整套连环画的追求不相谐调的,也显得较为做作。

          来源 :网络

        名人堂
          美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28(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