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分享到:

      中国水彩画图史——中国水彩艺术的发展[图]

        作者:核实中..2009-11-17 14:26:09 来源:网络

          (1/4)

          (2/4)

          (3/4)

          (4/4)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中国水彩画图史——中国水彩艺术的发展[图]



        中国水彩画图史——中国水彩艺术的发展[图]

        民国时期(1912一1949)中国水彩艺术的发展

        1.月份牌年画的兴起与画家

        早在1843年,上海就成为五大商埠之一的开放城市,是接受西洋绘画最早的地方。在商贾云集、竞争宣传中产生了一种擦笔水彩画的"月份牌"绘画,早期月份牌画是中外商人聘请上海画家将中国传统农历年形式与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年画内容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先进的印刷技术印成的彩色画片,其目的是为了促销商品,用以作为广告的一种形式,极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商品的经销得以大步发展。月份牌绘画的出现,是称为"海派艺术"的一支,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过去有些画家有所轻视,因为是商业广告的性质,但它在中国水彩画发展历史上是功不可没的。

        月份牌绘画的题材内容相当丰富,才子佳人、神仙故事、民间传说、戏曲人物、风俗人情、风景花卉无所不包,其中以新时代美女形象为主要题材,它占了月份牌总发行量的一半以上。正因为此周慕桥、郑曼陀、杭穉英以不同的特色和手法塑造美女形象,获得极大的成功,因之登上了不同时期月份牌画的盟主宝座,红火一时。之后,金雪尘、李慕白、金梅生等继承月份牌年画的延续,在全国享有一定的声誉。解放后继续进行年画创作,因为表现新生活的年画的涌现,而且形式多样,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那种时代大美人的作品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继承者寥寥无几。

        在月份牌绘画兴盛时期的诸多画家中受教干徐泳青学习水彩画的很多,徐泳青也擅长擦笔水彩,他的风景画作品也曾被印成月份牌画。他与郑曼陀合作(郑曼陀画仕女,徐泳青配景)创作了许多深受喜爱的擦笔水彩月份牌绘画并出版发行。1923年杭穉英创办"穉英画室",与金雪尘、李慕白等合作,创作了很多月份牌年画,行销全国各地并远及东南亚。这是中国水彩画发展初期形成的一个分支,它对水彩画的普及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水彩画技法上也有独到之处,在这个队伍中的代表画家有徐泳青、郑曼陀、周慕桥、杭穉英、谢之光、金雪尘、李慕白、金梅生、何逸梅等。

        2.高等美术院校相继建立,水彩画专业人才辈出

        1912年结束了近300年的清王朝的统治,开始建立中华民国。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浪潮中,国民教育开始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尤其是在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时,提倡美育,重视美术教育,形成了新学浪潮,新型美术学校相继建立,出国留学学习西洋绘画的学生陆续回国,任教于美术院校和综合大学建筑系,这些学校形成了发展中国水彩艺术的强大基地。先后建立的学校有"上海国画美术院"(1911年冬由刘海粟、乌淑光、丁悚等人创建,蔡元培任主席校董),1930年更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它很早就开设了水彩画课,由王济远(1893--1975)担任水彩画教学工作。王济远是我国早期水彩画家中很有影响的画家,他连续执教达12年之久。这个学校培养出来的画家有倪贻德、乌叔养、陈秋草、潘思同等。

        中国水彩画图史——中国水彩艺术的发展[图]


        1918年4月,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成立,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学府,于1925年改为北平艺术专门学校(简称北平艺专),聘请留法归来的林风眠任校长兼西画系主任。此时担任水彩画教学的教授有吴法鼎、李毅士及捷克画家齐提尔等,培养了一批才华出众、长于水彩画的学生,其中有李剑晨(后留学英国,专攻水彩画)、张剑鄂、李有行、华宜玉等。

        1922年9月由颜文樑、胡粹中、朱士杰创建的私立苏州美专成立,教师黄觉寺、胡粹中、孙文林均长干水彩,毕业生中有李泳森、钱延康等,后来都成为著名水彩画家。

        1927年秋,国立中央大学建立艺术系,由留法归来的徐悲鸿主持工作,在此校任教的有潘玉良、吕斯百、吴作人、李毅士、李瑞年、艾中信等,他们绝大部分是留学英、法、比利时等国的留学生,陆续培养了一批很具实力的水彩画家,如萧淑芳、宗其香、吴承砚、戴泽、袁振藻、崔豫章等。

        1928年8月,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立,林风眠任院长,前后培养了倪贻德、王肇民、樊明体、吴冠中(后留学法国)、杨云龙、乌密风等著名水彩画家。当时除了美术院校以外,还有一些综合性大学和工业院校的建筑系以及师范院校的美术系,也培养出一批水彩画专业人才。在这些院校任教的有辅仁大学的关广志,中央大学的杨廷宝、李剑晨教授等。

        民国初期由于教育制度的革新,在新学堂实施美术教育,使水彩画更大范围地得以普及,加上一批有为的水彩画家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了新人,其中有一批热心致力于水彩画的传播,另有一批有远见卓识之士,出国深造,归国后创建西洋绘画的学校,在上海美专、杭州美专、北平国立艺专、南京中大艺术系、天津美术馆等,均培养出了不少水彩画家,成为我国水彩艺术队伍的第二批人才。从20世纪初至30年代,20多年当中,我国各地纷纷成立画会,其中也有水彩画会,开展展览和交流活动,使我国的水彩艺术走向了第一个繁荣阶段。1923年倪贻德出版了《水彩画概论》,1935年俞寄凡出版了《水彩画纲要》,1937年倪贻德又出版了《水彩画之新研究》,1938年周继善出版了《水彩画的实际研究》等,这都说明这个时期水彩艺术已在中国大地建立了坚实的根基,在水彩画创作及理论研究上都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画作集中表现在40年代我国老一辈的水彩画家留给后世的优秀作品,如关广志的《玉泉山》、张眉孙的《苏州拙政园》、倪贻德的《西泠积雪》等。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战火连年,民不聊生,学校遭到破坏,当时刚刚发展起来的水彩艺术事业,不得不转向低谷,虽然有些画家仍坚持以简便工具进行水彩画创作,积极地参与抗日宣传活动,如李剑晨的《元宵节打鬼子》,余钟志的《无家可归》、《饥寒交迫》等,以及随军美术工作者也用水彩、水墨反映战地生活,但与版画的发展相差甚远矣。

        中国水彩画图史——中国水彩艺术的发展[图]

        名人堂
          美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29(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