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核实中..2010-01-05 12:11:34 来源:网络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其突出特征之一就是抒发情怀。
在古代的书论中,书法艺术的寄情思想几乎贯穿始终。南朝王僧虔《笔意赞》中说:“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妄想,是为求之不得,考之即彰。”唐孙过庭在《书谱》中言道:“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清刘熙载《艺概》中也说道:“笔情墨性,皆以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书家所书内容是其思想情感的直接表露
书法艺术是以文字为载体,来表达书家的思想情感,即文字的内容又是书家思想情感最确切、最翔实的表述,同时又是书家美好心灵外在的直接展示。汉杨雄有言:“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心声”也好“心画”亦罢,都是指作者的情感意象。王羲之的妙文——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文辞顿挫激昂,洋洋洒洒,其间不乏感慨人生之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忄卷),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同样,颜真卿于《祭侄文稿》中慷慨悲歌,痛斥叛贼篡佞之举,追思其侄刚烈之止,直陈个人忠义报国之志和嫉恶如仇之心,爱憎之情日月可鉴。
书家操笔挥运时的形体语言
元陈绎曾在《翰林要诀》中言道:“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其中“气和”“气粗”“气郁”“气平”就是指书家在挥笔落墨时的形体语言特征。这些特征正是在书家情感的呼唤下所呈现出的外在形态,它们对书家书写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怀素曾自叙道:“忽然绝叫三两声,满壁纵横千万字。”这里的“绝叫”与“纵横”前因后果,构成了内在的情感发展变化和结果的必然逻辑,它生动地再现了怀素奋笔疾书时所伴随的行体语言。就连诗仙李白也曾有诗云:“我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须臾扫尽”大有秋风扫落叶,席卷残云之势。这些有关书家挥毫的行体语言的表述告诉我们,书法艺术的情感表现是一项复杂的劳动,这种劳动既有来自物理意义的万毫齐力,又有来自心灵崩发出的“风骚之意”,即在书法艺术的情感表现中,人的行体语言或多或少自始至终地伴随着,回避这一现象我们就无法深刻地理解和认识书法艺术寄情性的本质。
点画运行的轨迹恰是书家情感外泄的物化形态
前面所引的元陈绎曾《翰林要诀》中的“气和”“气粗”“气郁”“气平”这些情感变化的特征,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书家的“字舒”“字险”“字敛”和“字丽”等外在的书写轨迹形态,即情感宣泄的物态化形式。这种物态化形式实际上就是指书法艺术情感表现的“形质”特征。它是随着书家的情感变化而显现出的千姿百态。孙过庭的“达其情性,形其哀乐”的观点,正是这一特征形象而具体的表述,其“哀乐”恰是“情性”的物态化或“形质”。
书法艺术表现的情感化特征是书法艺术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古往今来,无数书家都是以书法这种形式为载体传情达意,放浪形迹,为后人留下了众多妙书神品;同时,他们的人格魅力也通过作品充分地展露出来。使得更多的德艺双馨的书家流芳百代。
|
-
名人堂
-
-
美术展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