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美术史论 - 中国美术家网 >>艺术新闻 >> 国内 北京 绘画 何多苓 艺术 北京
      分享到:

      谈茶 I 绘画之外的何多苓

        作者:洁尘2014-07-11 10:50:19 来源:崇德里情探微信

          (1/6)

          (2/6)

          (3/6)

          (4/6)

          (5/6)

          (6/6)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在画面上几乎从不呈现笑容的何多苓,总是笑嘻嘻地跟朋友在一起。

            跟何多苓认识20多年了。他说,我是看着你长大的。这话真没错。从最初有点怯怯地叫他“何老师”,到后来跟所有的朋友一样叫他“何多”。

            关于跟何多第一次见面的情形,我一直有点记不清楚两个场景的前后次序。都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事情。

            一个场景是我去他在抚琴小区的家里采访他。那时我是一个在新闻界刚出道不久的文化记者,对新闻抱有强烈的热情,有点小机灵,但总得来说是懵里懵懂的。在何多的家里,进门坐下之后,身着白色短袖T恤的翟永明给我端来一杯茶,冲我微微一笑,然后她就闪身不见了。现在我完全想不起当时他家的样子了,印象中只有惊鸿一瞥的翟姐给我留下的十分惊艳的印象。我清晰地记得她的白衣和美丽的脸。

            第二个场景是我和当时供职四川日报副刊部的同行朋友、后来成为我先生的李中茂到钟鸣家去玩,何多和翟姐也来了。中午我们五个人去吃了火锅。那天,何多穿着一件黑色的皮夹克,沉默寡言,不苟言笑,席间只听得钟鸣的滔滔不绝。那天,翟姐梳着一条很粗很长的独辫子,微笑着,偶尔在钟鸣的长篇大论里插一句。

            第一个场景是夏天。第二个场景是冬天。我一直认为我跟他们认识是先夏天而冬天,但翟姐和何多都说,是在钟鸣那里认识我的。

            后来我对何多说过,早年我刚认识他的那个时候,有点怕他。他问为什么?我说很严肃傲慢。他说不是严肃傲慢,一是见生人有点不自然,二是那时可能有点刻(成都话,音kei,装范儿的意思)。我说,那时,领子都是竖起来的。他说,啊?真的啊?那就刻翻山了哦。

            其实,我从来没觉得何多曾经有刻的时候。所谓领子竖起来的话是我逗他的。这么多年来,在成都文化圈里,何多顶着一头自然卷永远穿休闲装出入着。2010年年底在成都举行的首届新星星艺术节,我作为主办方“艺术场”的朋友,专门提醒她们不要在颁奖晚宴的请柬上印上“请着正装出席”,在成都文化艺术圈,这句话是没有意义的。没有艺术家和诗人作家会专门穿上西服打上领带去参加一个活动。我并不认为这个习惯这个特色有什么值得表扬的,其实它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被责备一下:实在是有点随意散漫了。但这就是成都文化,没有办法改变的;在成都人看来,日常舒适的着装状态就是最好的。

            何多就是这样,他一直保持着日常舒适的状态。他从他的画室出来,火锅、餐厅、茶馆、酒吧,他跟其他的成都人一样,享受着成都的一切。泡吧时,给他点啤酒就行了,他爱喝;请他吃火锅的时候,记得多点黄喉就是了,其他菜都可以省了;周围写作的朋友都知道,出版了小说要送何多一本,他喜欢看,而且一定是很认真地看;和他聊天时,讨论科学问题他最高兴了,因为他是科学爱好者;和他聊音乐一定要小心,不能开黄腔,因为他的音乐素养很高,他还能自己作曲呢;他不用电脑,手机短信就是他的信箱(现在用上了微信),但他居然会用复杂的作曲软件;他在三圣乡画室里有一个“小型影院”,有很棒的影音系统,他喜欢和朋友们在那里一起看电影;他的画室到了晚上把球垫铺开,网子拉起,就是一个标准的羽毛球场,每周的一和四,在这里有雷打不动的羽毛球局,何多是铁打的营盘,来来往往或专业或比较专业或更多的撇火药是流水的兵;这么多年来,每每“白夜”酒吧到了夜深人少的时候,何多就喜欢和老友们一起翩翩起舞……

            中年以后的何多,随和好玩,他早年那种带有俄国贵族范儿的酷和清冷的味道已经褪去,他放松、自在,与自己的本性和这个城市彻底地融合在一起。夏天时何多的衣着最有意思。他有不少他的学生们送他的T恤,那些80后90后的孩子送他的T恤,上面都有很有趣甚至很卡通的LOGO,他喜滋滋地穿着这些T恤,脚上踏着一双按他的话说是“舒服惨了”的凉鞋,配上他那头越来越卷的头发和哈哈大笑,太招人喜欢了。就在前几天,在白夜,一个艺术家女孩儿走过来给他整了个都教授的刘海,还要拍照,他把我抵在前面,在后面拱来拱去嘿嘿乱笑着躲避着。……我想来想去,找不到更合适的比喻,只能用一个过于烂熟的比喻了——他就像老顽童周伯通,武功盖世,但始终拥有一颗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

            但很多时候,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何多背后的那个何多苓。他依然潇洒修长,他始终是清高的,内心有一种固执的骄傲,永远携带着一种忧伤孤独的气息。这种气息,在“白夜”酒吧夜深一点的时候他举起酒杯跟朋友轻碰一下时会渗出来,在瞥见他独自一人出现在街角时可以遇到,也在他的作品里面一直伴随着。夏天的一个晚上,我和先生李中茂,还有另外一些朋友,在何多的画室喝茶聊天之后,晚饭去附近的一个鱼庄吃了一顿美味的鱼餐。回画室的路上,我们一行人绕着三圣乡的荷塘三三两两的走着。我们要回他的画室去看电影。何多说,有一部罗伯特·德尼罗主演的新片,他演一个无奈的老爸爸。这片子挺不错,他已经看过了,还想跟大家一起分享一次。那晚的月亮很大很亮,天光和水光交错着,荷花的香味若隐若现。那个时候,何多沉默地走在我的前面,不时地拂开路边垂下来的柳枝。我看着他的背影。我们大家经常跟何多在一起玩,也时不时到他的画室去玩。但那个晚上,何多的背影看上去特别奇妙。我不是第一次意识到,但那个晚上是特别强烈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大师!一个注定留名青史、被以后一代一代的人仰慕的艺术家!而现在,我们和他生活在一个城市里,我们和他共同热爱着这个城市,我们和他在一起度过那么多愉快的时光,我们和他是相亲相爱的朋友。这让我们都觉得非常幸运!

        名人堂
          美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2(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