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美术史论 - 中国美术家网 >>艺术新闻 >> 美术 北京
      分享到:

      教科书中的图片要有“说话”能力

        作者:黄俊娴 2019-05-22 08:46:27 来源:美术报
        教科书中的图片要有说话能力

        以“品读经典”为主题的浙江省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评比

        美术教材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作为师生使用最为频繁的知识信息媒介,将课程目标与课程实践相连接。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托,美术教材的质量水平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目前经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投入使用的中小学美术教材共11套,出版单位具体包括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辽海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岭南美术出版社。

        读图时代,图像作用倍受推崇。教科书中常见的图像素材包括:课例中的主题图、欣赏图、示意图、解析图、实践的步骤参考图等。美国教育学者格劳利亚·邓将教科书插图的功能归纳为三大类:点缀、装饰功能;强化、概括促进文本理解功能;准确传播知识和提供丰富信息功能。美术教材的呈现更是以图为主,所以选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本书的质量。那么美术教材中刊登的图片是如何选择的?有何标准和考量?

        浙江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的李永正老师,从1991年开始就作为美术学科的主编,负责美术教材的编辑工作。据李永正回忆,最早开始大量增加经典作品欣赏内容,应该是从198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试行的第一套统编教材开始的,这套教材改变了过去单一传授图画知识技能的局面,增加了欣赏、绘画和工艺等学习内容。为了配合统编中小学美术试用课本的使用,上海教育出版社还编印了初中课本历代美术作品欣赏挂图,内容包括中国美术作品欣赏挂图38幅,外国美术作品欣赏挂图35幅。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图像作为一种直观的、感性的、可感知的载体,较之文字自然更易被接受。但中小学生的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容易先入为主地认为放进教材的画就是名画、好画。所以李永正表示,他们在编教材时,选图环节非常慎重,所选作品一定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每一张范图都经过编委会多次讨论认可。另外,典型范图并不一定是经典作品,所谓典型,即能够突出美术知识,使学生更易感知、举一反三。因而选择范图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准所教学的主题,然后选择可以突出该主题的图画。并尽可能贴近教学对象,灵活编配范图。由于版面的限制,无法排入的优秀美术作品,在教师用书中有所呈现,并附上了电子教学资源库,库中包含教学设计、经典作品图库、PPT课件、微课等内容。

        上海教育出版社的教材编辑王晔老师认为,一本优质的教科书应该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方法而不是让教师照本宣科。优质教科书应该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编写的,利于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探索的欲望。“美术教科书中美术作品的选取除了慎重之外,每幅作品之间也要有所关联,前后要有逻辑性。我们的教科书里面所有的图片都是要‘说话’的,都是有内容的。图说不清楚的我们再以文字来辅助说明。图片要具有‘说话’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从图中解读信息,从而培养他们的识图能力与视觉修养。”

        除了图片选择外,教科书内容组织设计,也尤为重要。在王晔看来,好的设计不单单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能对教科书内容信息的传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在一份针对美术教科书的使用者学习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显示,我国现行小学美术教科书在页面设计上未能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审美需要。福州琅岐实验小学的一名美术老师认为,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现在使用的美术教科书内容更新得太慢,尤其是与现当代艺术、新媒体艺术挂钩的内容非常少。一些插图与文字内容已经十分滞后,在教学中他需要自主去插入一些较新颖的话题和导入形式才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虽然在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碰撞的背景下,教科书和其他的信息载体一样失去了唯一的地位,但是教科书的参考功能仍然重要。因此,美术教科书的编写需要每一位编者具备独立研究问题的意识与专业能力,必须对学科知识中的各类问题进行串联或并联起这些知识要点,建立逻辑结构,形成系统性。美术教材的编辑之路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静愚
        名人堂
          美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6(s)   13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