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美术史论 - 中国美术家网 >>艺术新闻 >> 北京 书画 艺术 美术 设计 北京
      分享到:

      粽韵艾香 端午安康

        作者:陈磊2024-06-09 08:55:41 来源:光明日报

          (1/8)①又是龙舟竞渡时(海报) 周沛霖

          (2/8)②端午佩香囊(海报) 陈映煦

          (3/8)③华夏安康(海报) 刘东

          (4/8)④“粽”情山水 龙舟竞渡(海报) 何礼行

          (5/8)⑤艾虎驱邪(海报) 李甜

          (6/8)⑥端午赛龙舟(海报) 王妍

          (7/8)⑦端午钟馗(海报) 宋玉涵

          (8/8)⑧端午新韵(海报) 谭勇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传统文化 设计力量】 

          吃粽子、插艾草、赛龙舟、佩香囊、戴五色线……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天中节等,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文化为一体。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结合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节令元素,运用现代设计语言,创作出系列海报,希望读者们从这些作品中,感受浸润其中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力量。

          龙舟竞渡,是端午时节最激动人心的场景。作品《又是龙舟竞渡时》(图①)以龙为主体,占据大面积画幅的龙五色俱备,龙鳞上布满象征阳气的太阳纹,璀璨夺目,神圣威严,有着驱除一切邪祟的气势。龙舟竞渡与祭祀屈原有关,因此海报中龙的臂膀上还站立着屈原,以示对他的纪念。作品《端午赛龙舟》(图⑥)将赛龙舟过程中击鼓、划龙舟、呐喊加油的人群等元素巧妙组合,拼成了“端午”二字,传递出热闹的氛围。同样以赛龙舟为主题,作品《端午新韵》(图⑧)以粽叶为视觉元素,按照“端午”二字的笔画结构将画面背景切割为层次丰富的渐变色块,竖向笔画形成的标尺、堆积成山的粽子以及四条龙舟,形成前后对比关系,营造出追逐、竞争的视觉效果。

          “佩香囊”是端午的传统习俗之一。香囊不仅能驱邪避疫,更承载了家人、朋友的祝福与关爱。作品《端午佩香囊》(图②)背景为青绿粽叶,前景展示各式各样的精美香囊,传递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粽子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美食,柔韧的粽叶包裹着软糯的大米,清香可口。作品《“粽”情山水 龙舟竞渡》(图④)把粽子与龙舟元素相融合,一群少年划着龙船,行进于粽子幻化成的逶迤群山之间。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彰显出节日的喜庆氛围,也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一句“端午安康”,寄托着人们对平安幸福生活的祈愿。作品《华夏安康》(图③)选取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为主体元素,粽叶纹路穿插其中,下方有甲骨文小人划船的简洁图案,传达出“国泰民安、合家安康”的美好祝福。

          “五月五,挂艾虎。”艾草有驱邪避害的功效,而老虎则能够驱赶五毒。宋代《岁时广记》卷二十一引《岁时杂记》云:“端五,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作品《艾虎驱邪》(图⑤)提取艾虎的概念,主体为衔艾草、捧粽子的老虎形象,结合了民间剪纸的对称老虎形态,传递驱邪、安康的美好祝愿。

          古人认为端午时节五毒、邪祟活跃,要进行熏艾、饮雄黄酒等驱邪活动,有些地方还有将捉鬼的钟馗张贴门前的习俗。作品《端午钟馗》(图⑦)以陕西凤翔年画为参考,钟馗一手持剑,一手端握插着菖蒲的酒碟,寓意驱邪避灾。

          端午节,既是纪念,也是祈福。炎炎夏日,满目葱茏,祝愿大家寻一份惬意,守一份安宁,幸福康健!

          (作者:陈磊,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

        责任编辑:静愚
        名人堂
          美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4(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