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美术史论 - 中国美术家网 >>艺术新闻 >> 北京 博物馆 艺术 美术 北京
      分享到:

      端午假期来汽车博物馆,打卡“新视听体验空间”

        作者:王广燕2024-06-09 09:02:11 来源:北京日报
        端午假期来汽车博物馆,打卡新视听体验空间

        从史前洞穴的部落壁画,到陶器青铜上的精神图腾;从竹艺简牍上的古文书写,再到数字艺术……这个端午假期,由市广电局联合市文物局共同举办的2024年“新视听体验空间”公共服务主题活动,首站在北京汽车博物馆拉开帷幕。端午假期第一天, “新视听体验空间”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体验,放映场次已达176场。

        在展厅现场,“新视听体验空间”长6.5米、宽6.5米、高4米,是由六面LED屏幕组成的沉浸式体验空间。该空间利用虚拟现实、裸眼3D、视频素材拼接等多媒体技术,将虚拟画面展现在LED屏上,以超大视野给人带来身临其境的空间感。在这里,观众可免费打卡“中纹宇宙:多觉沉浸超高清数字艺术展”和“‘穹天玉宇’沉浸式中国藻井数字艺术体验空间”,感受新视听带来的震撼体验。

        “哇!好壮观!”前来参观的观众不时发出惊叹。在“中纹宇宙:多觉沉浸超高清数字艺术展”中,短短几分钟,观众便可以乘坐着“时间机器”感受中国纹样之美。其中包括云南沧源、宁夏贺兰山、内蒙古乌兰察布等地的岩画纹样20余种;新石器期马家窑文化鱼纹、鸟纹等彩陶纹饰20余种;抽象提炼出饕餮纹、龙纹、凤纹、鱼纹、鸟纹等数百种青铜纹饰;小篆文字数百个以及近现代数字艺术作品图像数10件。

        “中纹宇宙:多觉沉浸超高清数字艺术展”的策展人、DAC中数艺创作团队负责人王泊乔介绍,创作团队挖掘了跨越数千年的纹样图饰,以艺术媒介变迁史为线索,最终提炼出了远古岩画、陶纹、青铜纹、小篆、近现代数字艺术时代的图形纹样。展览以数字艺术化手段将纹样和图腾符号进行数字重绘和艺术化转译,并以多觉沉浸视听语言进行了呈现。“我们希望以科技数字视听语言,打破传统展览的局限,让观众零距离体验中国文化之美。”

        据悉,“新视听体验空间”公共服务主题活动将在北京汽车博物馆持续至6月11日。

        责任编辑:静愚
        名人堂
          美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7(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