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美术史论 - 中国美术家网 >>艺术新闻 >> 安徽 艺术 美术 书画 安徽
      分享到:

      明清徽州中堂画祖容像对宗族制度的筑构

        作者:魏治明2024-06-11 08:11:32 来源:大河美术报
        明清徽州中堂画祖容像对宗族制度的筑构

        [清]《无款夫妇容像堂幅》(图片来源:安徽省博物馆)

        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制度的执行依附于祠堂,政府对民间祠堂建设的松管和商品经济的发达使徽州成为中国民间祠堂的渊薮之邦,形成了“祠宇相望”的社会现象。

        为筑构徽州宗族制度,祭祖是徽州通行且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祭祀祖容像的行为显示为一种突出的民间精神力量,对沟通和维系宗族关系、加强家族之间的团结和凝聚力大有裨益,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支撑[1]。”徽州的祭祖活动主要有家祭和祠祭两种。

        祠堂祭祖是宗族制度最重要的内容,是实施宗族制度,弘扬朱熹理学思想的神圣场域,也是团结宗族和执行族规家法的场所。中堂画祖容像以一种特殊的规定性审美样式成为祭祖祭拜的关键图像,是整个祠堂空间最核心的瞻仰祭拜物,“例于腊八日,由社首择定,宣示大众,届期族人各张挂遗容,迎祖先,奉中堂[2]。”中堂画祖容像与宗族制度、民间信仰相结合,其形象通过一系列的祭祀礼仪被不断增强,在整个祭祀流程中发挥了“上以奉祀祖宗,报本追远;下以联属亲疏,惇叙礼让”的功用,对维系和巩固宗族制度具有深远意义。

        徽州祭祖时节繁多,祭祀内容形式繁杂。其中,祠堂祭祖仪式尤为隆重。它是一项礼节繁复严密、流程复杂的活动,带有一定的象征性、表演性和重复性。祠祭准备活动中,设位陈器在祭祀的前一日开始。

        除了摆放祭祀使用的祭品外,悬挂中堂画祖容像是活动的核心要素。清嘉庆五年众勤堂的《祀簿》记述了徽州黄氏宗族在祭祀前的设位陈器过程:“是日早晨……中楹之中,设一世始祖考妣位,次左设十世迁绩始祖考妣位,次右设十一世宗祖考妣位……合之中堂照壁下设长条桌一张。”其中,“中堂”一般是指中堂画祖容像。另外,徽州文书中关于悬挂中堂画祖容像的文献记载颇为丰富。徽州众勤堂挂容祭祖文曰:“兹当天运,某年腊月某日特年高挂真容[3]。”

        中堂画祖容像是陈器设位中最核心的物品,悬挂中堂画祖容像是所有祭祀活动的必要环节。中堂画祖容像往往被恭敬绘制成庄严肃穆的形象,按照类型可分为坐像、立像、半身像、全身像、单人像、多人像等,绘制技法工细严谨,构图较为单一。为了突出人像,画家往往淡化背景或以留白为主,画面设色端庄雅丽,服饰图案精细繁密,人物形象忠实可信。受到波臣画派影响,中堂画祖容像以淡墨勾勒人物轮廓五官,施墨略染后再赋色彩,烘染数十层,画法匠心独运,人物逼真写实,立体感较强。

        清代中堂画祖容像与神龛、主牌、供品等共同构成祭祀祖先的神圣时空,祭祀仪式极尽渲染的氛围能让族民感受到祖先的庇护,获得精神的感召与心灵的净化,引起情感深层的呼应。此刻,中堂画祖容像象征着团聚族人的亲情,拢聚了子孙的孝思,具备传神功能,是缅怀先人的心绪承载物,起到了敬宗收族、睦族敦亲以及强化宗族成员认同感的作用。

        宣读祭文是祭祀仪式中表达哀悼或祷祝的文辞,通过颂扬先祖的品德业绩寄托哀思,文体语词精准、韵律和谐、朗朗上口。肃穆场域下,所有裔孙面向祖宗容像,主持司仪以铿锵有力的声腔宣读祭文。祭文内容确定了先祖与子孙的伦理地位和尊卑秩序,向子孙传递着宗族血脉的情感,共同构建并维护了和谐的宗族伦理秩序。

        祭拜是整个祭祀仪式过程中最有感染力的环节,在引赞、通赞执事口令之下,中堂画祖容像在一次次的“三献礼”中悬挂,巩固了等级秩序的社会结构关系。

        祠堂祭祀是宗族内部首要且最重要的集体活动,中堂画祖容像作为设位陈器的核心图像,能起到“求其合族而咸知尊祖,尊祖而敬宗,敬宗而睦族”的作用,是家族情感的象征,巩固了宗族制度和宗法文化,凝聚了族人情感和血缘文化,对缓和宗族矛盾、睦族和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昭穆礼教”传统敬祖观念的现实实践,构筑了徽州宗族制度。

        参考文献:

        [1]杭春晓.慎终追远——中国艺术研究院院藏明清祖容像研究[J].美术观察.2022(326);43.

        [2]民国·柯立功:《新安柯氏宗谱》卷26杂记,民国十五年本.

        [3][清]嘉庆五年众勤堂《祀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藏. 

        基金项目:2020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徽州中堂画、宫灯画的现状和保护研究”(项目批准号:AHSKQ2020D136)研究成果

        (作者系安徽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静愚
        名人堂
          美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9(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