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美术史论 - 中国美术家网 >>艺术新闻 >> 书画 书法 艺术 美术 陕西
      分享到:

      “字如其人”之颜真卿

        作者:王慧忠2024-06-11 08:13:53 来源:大河美术报

        颜真卿家学渊源,九代祖颜腾之以草书闻名于世;六世祖颜协的草书和隶书最为突出,闻名于荆楚;五代祖颜之推有《家训》二十篇及《笔墨法》等对颜氏后辈影响很大。他们本是琅琊临沂颜氏,颜氏从十三世祖颜含跟随晋元帝渡江迁居建康上元,有七世皆是名门望族。到了北齐,五世祖颜之推举族迁居雍州,后来高祖颜思鲁奉迎李渊入关,受到唐朝统治者的信任,移居京兆长安,颜真卿也是在西安出生的。

        颜真卿三岁丧父,由母亲殷氏抚养成人。由于殷氏与颜氏是好几辈的秦晋之盟,舅舅殷仲容教授他笔法,母亲是他的启蒙老师,两家传统对颜真卿的书法风格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颜真卿生活在推崇书法的时代。唐玄宗重视隶书,喜欢肥厚之风,与初唐所推崇的古雅秀丽、有骨力的风格不同,这使得当时的篆隶楷行草风格变化很大。同时,肥美的仕女图也对颜真卿的书风影响较大。

        颜真卿二十六岁考中进士,主考官孙逖看中颜真卿的才华,还做媒将中书舍人韦迪的女儿嫁给了颜真卿。颜真卿为官清廉,为人正直,平反冤案,受百姓称赞,但也因为刚正不阿、敢于谏言得罪了奸臣杨国忠,被贬官离京赴平原太守。颜真卿承其家学,后来又学习褚遂良,汲取前人书之精髓,也为登科取仕奠定了基础。颜真卿早期的代表作有《多宝塔碑》《王琳墓志》等。此时的作品还有学习前人的影子,但也形成了自己厚重丰润、结体平稳严谨、端庄谨密的特点,从头到尾都处于法度之中。这与他早期的生活环境和为人处世有关。

        颜真卿做官以后清正廉洁,严格要求自己,心胸开阔,广交名流和底层民众,还拜“草圣”张旭为师,多次受到张旭的指点,这对他后来独具特色的行草书影响深远。对于其《多宝塔碑》及早期书风,后世也给予了很多评价。如王澍《虚舟题跋》称:“腴不剩肉,健不剩骨,以浑劲吐风神,以姿媚含变化,正是年少鲜华时意到书也。”接着,颜真卿又书写了《东方朔画赞》,被苏轼称为“清雄”。碑上的字有大有小,但气韵很足,多以方整的笔法入字,体现了颜真卿的性情变化,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以上大致是“颜体”的初步形成阶段。到了书法生涯的中期,颜真卿经历了仕途不顺。安史之乱期间,颜真卿大义凛然亲率义军对抗叛军,被唐代宗封为鲁郡开国公。但另一方面,颜真卿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颜氏一族三十多人死于安史之乱,颜真卿的堂兄被杀,侄子颜季明被砍头,对颜真卿打击很大。动荡带来的国破家亡,使颜真卿又一次拓展了心灵的空间,书写了著名的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也叫《祭侄季明文》。颜季明年纪轻轻却惨遭杀害,安葬的时候只找到头颅。颜真卿看到这样的惨状,心情沉重,书写时悲愤交加,使文字和情感融为一体,毛笔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变化,从字距与行距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书笔极快,有多次涂改,几乎到了悲痛欲绝、不能书写的状态。颜真卿将真情流露到书写之中,在其扎实的功力之下,内心情感流动于文字之间,顿挫纵横,一气呵成,成为千古绝唱,终为奇绝。

        颜真卿中期的《争座位帖》书写随意自然、天真烂漫,尽情的书写流露忠义之气。当时他为维护朝廷纲纪,正直敢于谏言,直指郭英乂于安福寺兴道会上藐视礼仪,谄媚宦官鱼朝恩,致其礼遇高于六部尚书之事。颜真卿常遭人嫉妒,受到排挤,被贬到过山东、山西、陕西、四川、南京等地方。这些经历使得他开拓眼界,心境得到提升,艺术随之变化,体味更深。

        颜真卿后期的书法在成熟中寻求变化,功力深厚,作品最多。后期的每个碑帖都有一定的精彩之处,代表作有根据麻姑得道成仙的传说撰写的《麻姑仙坛记》、结束叛乱有感而发写的《大唐中兴颂》、为曾祖父颜勤礼写的神道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自书告身》等。其中,《颜勤礼碑》变化丰富,有篆隶之气,严谨中有放松,结体自然。颜真卿晚年寄情山水,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他对生命的醒悟。老辣的书法中富有新鲜活泼生机,疏朗平淡中又有质朴茂密,豪迈气度在字里行间中表现,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将生命的真谛与书艺融会贯通,将书法的完美与“意”的传达融为一体,将生活写进书法、融入书法。

        时至今日,颜真卿的书法如同他的人一样磅礴大气、正义凛然、留传古今,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为后世树立了榜样。其楷书稳健端庄,是学书的不朽名作。此书陶冶情操,应用广泛,对柳公权、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鲜于枢、董其昌、何绍基、伊秉绶等影响深远。“颜筋柳骨”体现和概括了“颜体”的雄秀独出。如今,“欧颜柳赵”四大楷书之一的“颜体”仍然是我们学习的经典。颜真卿是“字如其人”的突出体现。他将个人品格融入书法艺术,将做人做事铸入书法。他的人格和品质造就了他,也成就了他的书法。在国家有难之际,他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他的字里行间流露着真性情。

        书法像绘画一样,需要以生活感悟为基础。宋代文人士大夫将颜真卿的书法推崇到一定的高度,与他们遵循的儒家思想密不可分,与他们提出的“书为心画”“心正则笔正”“人格品操”等理念息息相关。颜真卿的书法打破了中国书坛近四百年崇尚二王瘦硬劲挺的局面,处在历史的关键之期,为中国书法注入新的力量。

        (作者系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硕士)

        责任编辑:静愚
        名人堂
          美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4(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