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美术史论 - 中国美术家网 >>艺术新闻 >> 美术 艺术
      分享到:

      地方非遗与高校美育的结合研究

        作者:李烨林 威利斯2024-06-18 08:56:45 来源:大河美术报

          地方非遗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记录着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传承历史,还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精髓,能够反映各民族人民的审美情趣特点与理想追求。在现代高校美育工作实践中,通过合理渗透应用地方非遗文化,能够创新并丰富美育教学内容与形式,充分保障实践教学效果。本文将进一步对地方非遗文化与高校美育的结合展开分析与探讨,旨在提出具体融合策略。

          地方非遗与高校美育结合的重要意义

          地方非遗与高校美育结合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变得日益频繁,我国高校要高度重视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促使他们积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和谐健康发展。高校美育教师通过将地方非遗融入实践教学中,并与其他国家民族文化进行差异比较,有效培养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第二,实现美育课程内容创新完善发展。在传统美育课堂教学中,高校教师更多围绕课程教材进行基础理论教学,这样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抵触厌倦的学习心理情绪。通过将多样化的地方非遗文化与美育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增加更多生动有趣的美育内容,让学生切身体验感受到地方非遗文化魅力的同时,推动高校美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发展。

          地方非遗与高校美育的融合策略

          创新完善美育实践教学活动

          在现代高校美育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合理引进应用更多课外教学资源,有序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美育学习活动,以此创新丰富美育课程教学内容。高校美育教师要提升自我创新实践意识与能力,深入挖掘利用地方非遗,在非遗文化项目引导下,创新融合传统技艺学习和实践,带领学生进行各种美育学习体验活动。比如,在美育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引进应用和林格尔剪纸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向学生介绍讲解关于和林格尔剪纸的历史发展背景文化,将其独特的鲜明风格与审美情趣讲出来。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手动操作剪出自己喜好的剪纸艺术图案,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并切身体验传统艺术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心与艺术审美能力。

          科学推进产教融合实践

          为了实现地方非遗与高校美育的结合,充分发挥出地方非遗的美育价值,各地区高校还需加强与市场优秀企业的合作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学习机会,让他们能够接触了解到更多传统文化。比如,高校可以通过采取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等方式,带领学生去企业一线生产岗位进行实践实训学习,深入了解掌握地方非遗文化产品的技工生产过程,培养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与职业素养。以蒙古族的图什业图刺绣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到生产企业一边参观学习工人的加工制作流程与技艺方法,一边进行简单操作演练,强化锻炼他们动手操作能力,提升他们的艺术审美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高校美育改革工作中,高校领导需要加强对教师的科学指导工作,促使他们树立起先进的美育工作理念,能够主动根据课程发展要求与学生学习情况,合理挖掘利用地方非遗文化,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提升美育实践教学水平。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非遗文化与民间艺术入校园对内蒙古高校美育教育多元化发展的探索”(课题编号:NGJGH2023044)

          (作者李烨林系河套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艺术教育;作者威利斯系韩国白石大学国际美术专业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国际美术)

        责任编辑:静愚
        名人堂
          美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2(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