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美术史论 - 中国美术家网 >>艺术新闻 >> 山东 艺术 美术 书画 山东
      分享到:

      让小学美术课堂“活”起来

        作者:戴世恒2024-06-24 08:43:20 来源:大河美术报

          活泼好动是小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在气氛轻松的课堂里才会自主、活泼、积极地学习。让“课堂教学活动化”,给学生一个宽松、充满活力的学习空间,是美术教学应追求的一个新境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比如有学生告诉我奥特曼有68个,他甚至能把每一个奥特曼名字说出来,而他平时背诵一首诗都比较困难。原因就在于,这名学生对奥特曼感兴趣。在教与学方面,学生主动学探索与被动学习的效果是有天壤之别的。作为美术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产生内在兴趣,是我们需要去研讨的重要课题。

          课堂教学环节活动化——营造开放活泼的美术课堂

          教学方式上,变问答式和应试能力培养的方式为活动化教学,变课堂为活动“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与技能,受到熏陶,增长能力。

          激发兴趣。兴趣是源动力,是引导学生探求新知、发散思维的巨大动力,依据新艺术课程标准,我们需要立足美术教材的挖掘,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点。

          以奇激趣。小孩子对新鲜事物都具有猎奇心理,新鲜的事物往往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挖掘教学资源,让美术课堂保持有新鲜感。

          以情激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去挖掘教材整体蕴含的艺术情怀,导引学生对每一个美术课题产生审美情怀,与作者和作品产生共情,从而引发探究兴趣。

          建立亲近感。教师首先要消除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主动走进学生中,征求他们对作品或某一艺术形式的感受,引导他们分析作品并表达出来,引导建立探究兴趣。

          体验成就感。消除对艺术作品或艺术形式好与坏、像与不像等评价方式,认可学生的表达,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因材施教,灵活把握。

          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思维“活”起来,手“动”起来

          重视学法指导是实现从教到学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应因材施教,把学法指导与学习过程联系起来,使学生有兴趣,也有动手动脑参与的主动性。

          重视技法训练。技法练习不要拘泥于某种特定技法,鼓励孩子尝试多种形式的创作。比如:水彩画的造型、勾线、涂色,纸工技法的折、剪、刻、粘,技法训练点面结合。及时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解放思维习惯。创设情境拓展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呈现出来。

          立足学情,创设情境,让课堂“活”起来

          学生有了参与积极性和相关技能,教师要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参与的平台。可以带学生参加各种展览,让学生获得认同感,还可以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小讲师,激励学生走上讲台,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还可通过丰富评价方式,开展师生互评、自评等多种评价形式。简单粗暴的评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应根据学生作品灵活评价,引导其建立正确审美观,达到艺术课程美育目的。

          对于美术课来说,学生安安静静、墨守成规一定不是一堂好课。反之,要让学生思维和行动活跃起来,各尽其能,各抒己见。充满创造力的美术课,就该让学生“活”起来,从内容到形式,让学生在美术课上“动”起来、“活”起来,更好激发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作者单位:日照市莒县碁山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静愚
        名人堂
          美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0(s)   13 queries